“领”出乡村振兴新风貌——江苏徐州铜山区“四个领办”出成效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守军
日前,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榆庄村“草莓小镇”,榆庄村党总支书记李晓海对记者讲述着2021年全村草莓丰收的景象:“2021年我们村党支部领办了循环农业产业,生产高品质精制有机肥进行草莓种植,草莓产量高、品质优。”
李晓海说的支部领办,是铜山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的“四个领办”党建工程之一。“四个领办”包括支部领办集体产业、支书领办致富项目、党员中心户领办公共事务、骨干党员领办民生实事。通过领办,解决农村基层没钱办事、村干部没能力办事的问题,把村支部、村书记、党员中心户、骨干党员等关键力量和乡村振兴各要素串成有机整体。
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棠张镇是铜山区典型的农业乡镇,全镇以种植设施蔬菜、蚕桑为主,农民收入连续多年排在徐州市前列,但村集体经济却相对较弱。“办点事儿就找上级‘化缘’,自己都难为情。”棠张镇后谷堆村党支部书记唐凯说。
“必须提高村党组织、党员推动产业发展和维护群众利益两种能力,否则乡村振兴缺动力、缺后劲。”铜山区委组织部部长、棠张镇党委书记杜浩说。
棠张镇有17个行政村,其中2/3的村党组织书记既没有创业项目又缺乏抓经济的能力。怎么办?一系列创新措施接踵而至。评选村级创业之星、举办学习浙江乡村经验专题培训班……镇党委、政府要求村党支部书记们走上讲台,谈项目发展、说责任清单、讲方法打算,营造起村级发展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浓烈氛围。
“感觉压力很大,人家能干好,咱也不能落后!”棠张镇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九龙说,他们学习借鉴本镇跃进村“股田制”土地经营模式,流转980亩耕地种粮食,农民收入增多,村集体经济每年也增加20多万元。
棠张镇在去年村两委集中换届中,22个党员中心户、15名致富能手、17名后备干部被选进村两委班子,两名后备干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3名当选副书记。为提振新一届村党组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2021年以来,铜山区在273个村(社区)党组织中,同步开展“百强支部”点亮行动、“头雁论坛”和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通过烧旺“三把火”提升村党组织“责能效”,力促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基层党建和村级发展拧成“一股绳”
铜山区“四个领办”在制度设计上有明确指向:支部领办集体产业,是让“有钱办事”的支部堡垒更加凝聚人心;支书领办致富项目,是通过干部创业、服务企业增强带领致富能力;党员中心户领办公共事务,是通过组织创新推动乡村治理;骨干党员领办民生实事,是以其发挥作用推动村级事务规范运行。
“以前抓党建就是开开会、上上课,现在要抓经济、抓发展、抓治理。现在生态园发展起来了,多的时候一天有上万名游客。”黄集镇黄西村党支部书记卜凡桂说。
党员中心户是前几年铜山区为打通基层党建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的创新举措。领办公共事务后,党员中心户直接参与村里的垃圾分类、河道巡查等工作,成为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新生力量。骨干党员则负责对民生项目建设领办监督。
铜山区制定落实“四个领办”党建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四个领办”重点项目库,共备案掌握各类“四个领办”重点项目1665个。
不光有制度设计,更有资金激励。区、镇两级财政每年均设立“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核验通过的村级集体产业项目给予20万元至50万元的资金入股,增强村集体的“造血”能力。
党建也是“生产力”
棠张镇后谷堆村以种植优质弯腰青萝卜出名。然而,因为一家一户种植,加之管理粗放,品质逐年下降,卖不出好价钱。
“四个领办”实施后,别的村都热火朝天干起来,村党支部书记唐凯坐不住了。“领办个啥呢?”村两委最终把目光盯在了萝卜上。大家下定决心流转土地种植大棚萝卜,可是48亩大棚建起后,却没有村民愿意租用。唐凯一咬牙,“干脆自己干!”他采取生态种植模式,萝卜外形口感都远远好于过去,一亩地能收入两万多元。看到了前景,村民们纷纷种起大棚萝卜,村民致富的同时,村集体每年也增加了6万元的大棚租赁收入。
在房村镇房村村村民张强的梨园里,记者看到他正在录制网络销售的短视频。张强说,目前,当地果品线上销售量已占到总销量的40%。果农吴治奎在张强的指导帮助下,2021年通过微信朋友圈、短视频等做宣传推介,一周卖完了两亩多梨子。
张集镇邓楼村结合“四个领办”项目,打造出集休闲垂钓、观光采摘、民宿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片区;汉王镇虎腰村采取“党建+农文旅+研学”模式,领办兔兔森林生态谷项目,成功打造出集青少年劳动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四个领办’实施以来,全区支部和书记领办项目总计600多个,党员中心户和骨干党员领办事项3000多项,实现了支部引领有成效、集体经济有突破、产业致富有门路、群众收入有提高、民生改善有力度、村居村域有变化、党员担当有作为、公共管理有秩序的‘八有’目标。”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龚维芳说。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6日 04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