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影片《柳浪闻莺》:一部高品质的文艺电影

发布时间:2022-01-06 18:00:00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赵建中

  影片《柳浪闻莺》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的系列小说《爱情西湖》。该片以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为背景,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江南地区越剧团两位女演员与一位画家间的情感纠葛,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展现了西湖之畔的唱念做打,烟雨之中的诗意江南。导演戴玮曾说:“《柳浪闻莺》是我骨子里带着、但从未触碰过的东西。这次的创作过程,是一次淋漓尽致的表达”。可以说,正是由于主创人员的诚意、深情与悟性、用心,成就了这部文艺电影中的精品。

  首先,该片以同理心、包容心与悲悯心,表现出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女小生垂髫与花旦银心自幼相识,一起在戏班子长大,情同姐妹。垂髫表面潇洒不羁,刚强坚毅,内心却敏感细腻。她至情至性,为舞台而生,为理想不懈奋斗。银心看似单纯天真,实则有心机,会钻营,屈从于现实,更注重世俗生活的享受。在舞台上,垂髫是银心的情哥哥“梁山伯”;在舞台下,垂髫是银心相依为命的大姐姐;在画师工欲善面前,垂髫又是银心明争暗斗的情敌。后来,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剧团不得不自负盈亏,垂髫和银心也不得不竞争仅有的留任名额。而画师工欲善的介入,使得二人的友情面临更大的危机。

  不同于既往影视作品中塑造的矜持、温婉的江南女子形象,垂髫银心在情义与利益的抉择中,奋不顾身地主动追求,但最终渡尽劫波姐妹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她们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成长,显露出纯真、善良的底色。

  亲如姐妹的两人的明争暗斗,原本会让故事变得糟心与狗血,但由于编导的同理心、包容心与悲悯心,将两位女主人公的遭际与时代结合,并从社会角度探究人物的动机与行为,而不仅仅着眼于狭隘的个人恩怨与爱恨情仇,才使得人物形象丰满立体,不失美好,又反映了社会生活,进一步提升了影片的人文内涵。

  其次,该片将人物的命运浮沉与时代变迁的细致描摹结合起来,充满了年代感。戴玮曾表示,将时代变迁的大背景融合在人物漂泊起伏的际遇中,这一设计源于她对那个年代戏曲行业大环境的挖掘。上世纪八十年代,越剧有过盛况空前的光景,到国有体制改革后,变得越发不景气。乡间戏有一段时间还是挺火的,后来也没有人去经营了,观众不断流失,这是那个时代许多传统艺术要面对的问题。

  该片用细致的笔触,完整再现了时代的变迁,还原了当年的社会风貌,展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越剧从兴盛逐渐走向衰落的景象:垂髫和银心的登台表演时,台下的观众数量不断减少。演出地点从最初可以容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剧场来到只配草台班子演出的地方小剧场,后来再沦落到乡村的社戏舞台,让人不胜唏嘘。与此同时,《柳浪闻莺》还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具有年代感的场景,如嵊州的古戏台、水乡社戏、商店、歌厅,还有当年的卡带、台灯、录音机、电视机、自行车、老旧家具、流行歌曲等。此外,为了更加真切地反映当年的社会风貌,增强年代感,影片还特意使用了90年代电影最常用的4:3画幅,更能体现当年的时代特征。

  福建芳华越剧院院长郑全在参加《柳浪闻莺》的观影活动时表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嵊州人,电影中的垂髫、银心,以及电影中越剧演员们的坚持,让她仿佛看见了过去的自己。电影当中的很多细节和场景,都充满年代感,带给她满满的回忆。可见该片之所以打动观众,浓郁年代感与满满的怀旧情绪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影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出越剧艺术的魅力与江南的风土、风物之美。《柳浪闻莺》表达了对越剧艺术及江南的风土、风物的热爱与赞美,堪称一封写给江南的情书。戴玮曾表示,2016年当她第一次读到小说《柳浪闻莺》时,就对小说中的人物故事与越剧元素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将其改编成电影的想法。为此,她在越剧的发源地嵊州生活了两个月,近距离感受越剧艺术的魅力。戴玮说:“我当时去嵊州越剧团第一次看越剧时,就被震住了,就想怎么能把这些美的东西用影像、用我自己的理解和审美风格表达出来。”为了充分展现越剧之美,她对原著进行了简化,重心放在《梁祝》上。在影片中,越剧作为贯穿全片的重要元素,共有十一段唱段,共计二十分钟的时长,每一段唱段无论唱腔、扮相、舞美都夺人眼目,沁人心脾。影片临近结尾还有一个垂髫在西湖边独舞的场景,用全景与层次丰富的景深,在西湖之美、江南园林之美的烘托中浓墨重彩地展现越剧艺术的魅力,更是让人惊艳。

  与此同时,影片还不惜笔墨,充分展现了江南的风土、风物之美。影片中有永远下不完的江南烟雨,水汽朦胧,雾霭缭绕,湿漉漉地抚摸过每一片树叶,呈现出翠绿、墨绿、水绿等不同层次的绿色。西湖水波潋滟,远山连绵起伏,呈现出苏东坡描写西湖的千古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此外,影片中还交替出现垂柳、拱桥、雨伞、斑驳的墙壁、吱呀的地板、柔软的宣纸、扇面上的水墨画等,画面唯美,令人陶醉。

  《柳浪闻莺》这部关于越剧、时代变迁、江南美景和女性情感的文艺电影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映,当时,就引起众多影迷的关注,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电影观众的鉴赏水平在日益提高,文艺电影的创作前景十分喜人。文艺电影是电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待将来有更多高品质的文艺电影问世,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电影人对文艺电影的发行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进行积极开拓。

  (作者赵建中系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