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聆听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后,各界青年畅抒心声——
2022年,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编者按
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强调“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面对殷殷嘱托、深深期冀,新时代中国青年应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奋斗姿态,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我们特邀几位青年代表畅谈感受、抒发志向,共同分享他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与滚烫心声。
【青年讲述】
沿着洒满前辈汗水的道路矢志前行
讲述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国科
这几天,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一直在我脑中回荡,令我备受鼓舞,深受感动。
我是一名青年考古工作者,一直奋战在甘肃考古第一线。甘肃地区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关键区域。在一代代甘肃考古人的接续奋斗下,甘肃考古从孕育诞生到发展壮大,逐渐走向成熟。面对工作环境恶劣、科研经费紧张、设施设备简陋、团队力量薄弱等困难,老一辈甘肃考古人从未放缓步伐。他们走遍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茫茫戈壁的河西走廊,用双脚“丈量”了成千上万的遗址,用手铲发掘出一个个重大考古发现。
还记得,岳邦湖先生腰间绑着绳子从山顶荡入麦积山数百年无人进入的洞窟,不惧艰险、开展调查;张学正先生“骑一头毛驴跑调查”,翻山越岭,深入荒漠戈壁;“甘肃旧石器考古第一人”谢骏义先生,年近八秩,退而不休,著述《追忆黄河象:一个考古人的手记》;王辉先生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便扎根陇原、四处勘查,一干便是30载;“三八红旗手”吴荭博士放弃优渥待遇,坚守田野考古一线31年……是他们,铸就了甘肃考古人的精神底色。
如今,年轻化、专业化的80后、90后,正沿着洒满前辈汗水的道路矢志前行。
2021年,我先后组织出版《张掖甘州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续)》《甘肃省文物建筑测绘图集》等考古报告、专著、图录10余部。近年来,为确保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顺利召开,我们在寒冬腊月的戈壁滩顶风冒雪,抢时间、抓质量,如期完成了敦煌机场扩建考古发掘任务;为确保G312线张掖至临泽一级公路早日畅通,我们在流金铄石的炎炎夏日夜以继日地苦干……仅“十三五”时期,我们就配合完成基本建设文物保护项目300余项,勘探面积300余万平方米,保护各类出土文物万余件。
2022年,我将牢记习近平主席殷切期望,扬起奋斗的风帆、坚定笃行的意志,矢志不渝地开拓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
迎难而上!唯一的答案是自立自强
讲述人:河海大学青年教授 闻昕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当听到习近平主席说出这掷地有声的八个字,我顿时回想起为南水北调工程而忙碌的日日夜夜。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复杂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科学调度和安全运行是个世界性难题。从2009年读博士起,我就开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研究,曾用近一个月时间行程千余公里,走遍了东线工程每一条河道。随着东线工程逐步建成、试通水、稳定运行,我们对东线工程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连续攻克了复杂江河湖站联合优化调度、复杂边界下水力应急调控等一系列难题,为工程连续九年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1年,我参与建设的东线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首次实现了大型梯级泵站群工程体系的自动调度决策。在这套系统支撑下,南水北调江苏集中控制中心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我们还在持续开展后续工程的相关研究,为未来构建国家水网做好技术论证、方案设计。
水风光多能互补是我国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的创新模式,代表着未来我国水电发展和能源系统转型的重要方向。北盘江是我国试点建设的第一个流域梯级多能互补系统,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调度规则和软件系统,但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先例。当我们接到这项任务时,距离汛期大考只有3个月时间了。
必须迎难而上!我们连续作战百余天,攻克了一系列复杂的科学技术难题,终于提出了国内外第一个流域梯级互补调度规则和专业模型。看着工程成功并网发电,我心里的成就感真是无法言说。
从南水北调宏伟设想提出至今,我们从未停下脚步。说实话,我们面临的研究课题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经验可供参考,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是唯一出路。每每想到这里,便有一种时不我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推动着我坚持奋斗、踏实前行。
志不求易者成,实现梦想总不会那么容易。对于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需要做的,便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砥砺自强,肩负起科技创新的历史责任,不断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负青山,不负青春
讲述人: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村党支部副书记 焦建鹏
我生长在贫瘠的西海固六盘山区,从小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存的苦难。小时候,生我养我的龙王坝村荒山秃岭、沟壑峁梁,放眼只有望不尽的苍凉。
大学毕业后,我在外创业打拼,每次返乡,村里都是老模样。2010年,我思虑再三,押上所有家当回村创业。这时的龙王坝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是美,但现金流少得可怜。种树、搞林下经济,林子起来了,“经济”却没见着。我又养过溜达鸡、种过油牡丹,几次失败后,索性去高校进修。一次课间,老师的一句话冷不丁点醒了我——“你们村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穷,你们却建成了美丽乡村”。是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要立足特色资源,擦亮特色招牌。
于是,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乡村旅游上。没几年,龙王坝声名鹊起,旅游的、写生的、培训的、疗养的,络绎不绝,乡村民宿常常一床难求。但西北的旅游都是“半年闲”,我们就想着,干脆在冬闲时搞培训,帮乡亲们提高提高。经过争取,全国第39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花落”龙王坝。去年9月,我们村又拿到了宁夏首个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资质。开年这两天,很多专家正在我们村搞课程体系设计。我们还计划和农业高校合作,把村里的地变成学生们的试验田,把农民解放出来搞三产。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现如今,西海固正意气风发奔跑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我们青年一代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新的振兴故事写在六盘山上、写在百姓的幸福生活里!
帮更多农民挑上“金扁担”
讲述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 苏海兰
几天前,我守在电视机旁,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习近平主席提到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八个字,让我心潮澎湃、深有感触。
我是农民的孩子,从小跟着母亲干农活,对农民的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工作后,我一直在基层做中药材栽培研究与应用推广,钻进深山老林搞科研,帮企业建药材栽培基地,还组建技术团队去农民家里推广技术,一干就是十多年。
2014年,农科院选派我到南平市光泽县做科技帮扶,我成了一名“扎”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那时,当地很多农户种中药材,不懂种植技术,又买了不合适的品种,收成很差,每亩损失了好几万元。他们失落无助的神情,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
于是,我和其他科技特派员商量,决定帮乡亲们种植稀缺中药材“七叶一枝花”。一开始,这种药材生长慢、出苗率低,农户们种植积极性不高。我们立即进行科研改良,八年如一日,扎根在深山试验田,经过一次次摸索,终于把“七叶一枝花”的育苗时间从两年缩短到6个月,出苗率提高了12倍。随后,我们带着农户建示范基地,培养乡土人才,还把成果推广到福建其他一些地市以及江西省。
去年,光泽县有位农民高兴地告诉我,他种下的“七叶一枝花”现在一亩收益3万多元,变成了“致富花”。种植赚了钱,也有了经验,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00多亩,还带动全乡种了2000多亩中药材。
龙岩市武平县一直有种植仙草和林下灵芝的传统,但以前产量低、效益差。我和同伴们走进当地农民邱师傅家,以他的基地为实验田,培育了仙草和灵芝的新品种,帮乡亲们提高种植技术。现在,邱师傅已经成了福建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他创办的合作社也成了福建省科技企业,不但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帮助全县2万户农民走上了幸福路。
回顾这些喜人变化,我似乎能听见汗滴砸进泥土的声音,也深深体会到奋斗的重要与可贵。2022年,我会继续扎根乡野,帮助乡亲们挑上现代农业科技这根“金扁担”,在希望的田野上、青翠的山林里收获幸福花、富裕果。
不断奋起,破解“卡脖子”难题
讲述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院长 王勇
聆听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这八个字让我印象深刻。对于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踔厉奋发,方可在一次次失败失望中重整旗鼓再出发;笃行不怠,才能在一遍遍实验实践中总结经验再突破。科技创新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而自信自强的人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这几年,实现“卡脖子”技术的国产化替代,摆脱受制于人的不利形势,成为我和团队全力攻坚的方向。我们一边沉下心来搞研发,一边加强与国内新型显示和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为的是更精准地对接企业需求,使研发出来的材料能顺利实现产业化应用、大规模量产。
十年磨一剑,其间的酸甜苦辣不足以向外人道。如今,在团队持续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材料研发方面的重大突破,针对被国外“卡脖子”的芯片产品完成了国产替代产品研发,并对材料可靠性进行优化,提升了它与国内大型芯片制造企业的应用匹配度。该产品预计年内将在下游半导体企业完成验证并实现量产。
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专注“卡脖子”电子材料技术的研发,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青春最美的花,在边疆绽放
讲述人:西南民族大学第六届“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陈莹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常以“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自勉。我深深知道:在我成长、求学的广袤大地上,每个日新月异的进步,都源自一个个不懈奋斗的瞬间。
因为心中那股青春之火的驱动,去年8月,我成为西南民族大学第六届“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一员,来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支教。
初来乍到,种种预先没想过的困难让我一时间无所适从——学校不通自来水,师生们只能去远处接水喝;听不懂当地方言,语言交流成了障碍;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胸闷如影随形,让人坐立不安。我咬着牙克服种种困难,强迫自己把心思集中到教学上。
慢慢地,我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一个学期过去,一张抚慰人心的成绩单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执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都位列年级第一名。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只是一方面,引导这些单纯可爱的孩子爱党爱国,懂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可贵同样重要。为此,我和队员们在支教学校成立了“小石榴”校园宣讲团,并联合学校的双语志愿服务团,探索实行“师生点单、志愿者接单”宣讲模式。我们还建起了“小石榴”直播间,让学生们借助互联网的便利,随时随地能跟诵红色故事、“参观”革命圣地,感受文化魅力。渐渐地,学生们对党史、国史更熟悉了,幼小的心灵在红色“活泉”滋养下愈发纯净、热烈。
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号召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儿也不能少。新的一年里,我和队员们会呵护好心中的“格桑花”,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让青春最美的花盛开在祖国边疆。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高建进、宋喜群、王冰雅、王建宏、张文攀、严圣禾)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7日 07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