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视觉艺术绽放“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2-01-26 15:49:00来源: 光明网

  当北京双年展遇见冬奥——

  视觉艺术绽放“生命之光”(深观察)

  本报记者 赖 睿

  在中国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在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美好氛围中,一场全球艺术家参与的国际视觉艺术盛宴——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1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本届北京双年展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以“生命之光”为主题,体现奥运精神及抗疫精神。707件参展作品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国(含特展)作品487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作品220件,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参展艺术家达573人。

  以冬奥为题材的作品是本届北京双年展的最大看点。李宏钧的中国画《生命之光》以巨幅壁画般恢宏的超时空构图和工笔重彩的精致描绘,表现了各个冰雪赛场和各项冰雪运动的生动景象;北京冬奥会会徽位于中央位置,如暖阳普照般把奥运精神传递至全世界。《生命之光·中国速度》《巅峰舞雪》《跨越》等作品定格了冰雪竞技激动人心的瞬间;《冬奥会国家滑雪跳台——雪如意》《筑梦奥运》描绘了冬奥竞赛场馆的建设场景;《能所不能》《夺金时刻之武大靖》是对奥运健儿的精妙刻画;《舞台系列No.16——第2022乐章》《绽放的冬奥之花》则以视觉语言多元诠释奥林匹克精神。

  表现体育强国、全民运动的美术作品也有精彩呈现。雕塑家柳青的《瞬间的永恒》,“凝固”了残疾运动员准备跃入泳池的瞬间,以古典雕塑语言和纪念碑形式凸显静穆与伟大。王学贤、燕娅娅、王学儒合作的油画《体育强国,梦想激荡》则通过动与静的对比,冰与火的融合,用浪漫写意的风格和写实的绘画语言,展现了中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和百年激荡的中国奥运梦想。

  抗疫精神是“生命之光”的重要内涵之一。在这部分,观众可以看到各国艺术家对抗疫题材的多层次呈现。以色列艺术家黛比·坎佩尔的《新冠病毒时期:祈祷》、英国艺术家瑞贝卡·文森兹的《疫情中的巴黎地铁》都以写实手法展现了人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日常;法国女艺术家尚塔尔·安德里亚·巴泰勒米的布面丙烯画《走向光明》把抗疫图像与奥运图像联系起来,感情色彩浓烈,表现人类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走向光明的美好未来。

  除此之外,本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展作品还涉及表现文化交融、描绘举办国风土人情等内容。这些作品既紧扣统一的主题,又不拘泥于表现形式,既有造型逼真的写实刻画,又有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想象,犹如钻石的不同切面,从不同角度折射璀璨的“生命之光”。

  本届北京双年展还设有“历届北京双年展体育题材藏品精选特展”“乔治·莫兰迪版画特展”“欧洲十二国当代艺术特展”“托尼·克拉格特展”“国际女艺术家当代艺术特展”5个特展,与主题展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世界画卷。

  事实上,这是北京双年展与奥运会的第二次相遇。2008年,为了配合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第三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是“色彩与奥林匹克”。北京双年展召集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表示,本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生命之光”延续了“色彩与奥林匹克”的艺术多元化取向,把奥运精神与抗疫精神、与人类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是对生命价值的高扬。

  自2003年举办首届至今,北京双年展已成功举办8届,形成了以绘画、雕塑等架上艺术为主的鲜明的品牌特色。展览联络国家达150个,投稿参与国家达130个,各国参展艺术家近5000人,“艺术朋友圈”不断扩大。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情况下,本届北京双年展的投稿国家亦达到124个,创历届之首。

  从“色彩与奥林匹克”到“生态与家园”,从“未来与现实”到“记忆与梦想”,从“丝路与世界文明”到“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再到本届的“生命之光”,北京双年展的主题一直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的美好追求。这些富有全球视野与人文情怀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境界。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