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曲艺专家:地方曲艺发展之路应“自娱并娱人”
【解说】今年已经90岁的石永先生是青海省群众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对青海省各类古老地方曲艺、传统民俗文化研究造诣极深,曾编写国家级地方曲艺著作三本,省级著作十余本,是青海省曲艺民俗文化的“活辞典”。
【解说】青海地方曲艺种类繁多,渊源流长,多彩多姿。如具有代表性的青海平弦、越弦、西宁贤孝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曲艺的曲调优美,多为古代小曲曲调,曲词的格律严谨,诗词化程度较高。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板胡、月琴、二胡、“月儿”等等。其中“月儿”的伴奏风味独具。所谓“月儿”,就是一只直径约3寸的小瓷碟,演唱者用一根筷子将它握在左手中,右手执另一根筷子敲击,准确地掌握全曲演唱的情绪与节奏,声音清脆,地方特色浓厚。
【现场音】乐队演奏
【解说】平弦、贤孝所演的内容多为弃恶扬善,表贤道孝,劝化人心。有一些曲调在演唱时,除演唱者以外,乐队或听众可以帮腔和伴唱,这种演唱方式人称“拉稍子”。“拉稍子”的特色在于一唱众和,它缩短了听众和演唱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加强了现场的参与感让听众与演唱者的情绪产生共鸣。
【解说】石永先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对青海地方曲艺的现代化创新。过去的青海地方曲艺是民间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多为即兴演唱,演唱形式观感不佳。虽在民间有很高的认可度,但石永先生一直期望能让青海地方曲艺走向全国,并在长时间致力于地方曲艺的舞台化和正规化。
【同期】青海省群众文化馆 副研究馆员 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会员 石永
原来我们的(青海)平弦、越弦都是自娱自乐的功能,他们(表演者)不要求有观众,不要求到大庭广众前去表演。后来,我们的责任只是想办法把它推到舞台上。
【解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至今,石永先生编排了众多结合青海省情与时代下“老调新词”的优秀作品,并多次在全国巡演。如《藏汉夫妻奔小康》、《美国人在湟源:柏大卫的故乡情》。这些作品的背后,源于石永先生对于时代变化发展的把握和对传统曲艺演奏的深厚根基。
【同期】青海省群众文化馆 副研究馆员 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会员 石永
原来平弦、越弦唱的是传统段子,现在我们传统段子也唱,新编段子也唱,“地摊子”(随机路演)也唱,舞台上也唱,你想怎么唱,你就怎么唱。我们现在提倡两条腿走路,两种模式并行。
【解说】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石永先生仍活跃于地方曲艺事业一线,谱曲填词,笔耕不辍,指导过优秀的地方文化节目不计其数。今年年初,先生身体状态欠佳,他仍希望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说,持续的创新、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大众才是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
【现场音】青海省群众文化馆 副研究馆员 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会员 石永
我们讲求传统,传统的东西要要,国外的也要,我们古老的东西也要,但是我们要紧紧地扣住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解说】目前,青海地方曲艺已完成了从古老到现代,从草根向舞台的转变。未来,石永先生希望青海地方曲艺能够在完整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寓教于乐。
【同期】青海省群众文化馆 副研究员 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会员 石永
由自娱自乐变成自娱娱人,自娱宣教,发挥(地方曲艺)的功能,这就是我们现代曲艺人(要做的),把我们的曲艺从自娱自乐的这个功能转变到娱人这方面来,这是我们重大的责任。
记者 陈奇峰 青海西宁报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