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我亲历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15 17:07: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李佳军(原短道速滑运动员)

  我亲历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我作为执旗手之一,与其他5名运动员一起手执奥林匹克会旗,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图案中入场。这一刻,我无比激动和自豪,这是对我运动生涯的肯定,也代表着数代中国冰雪人的坚持与传承。

  我四次参加冬奥会,获得五枚奖牌。回首我的职业生涯,我亲历了中国短道速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发展的全过程。

  我6岁开始练习滑冰,那是1981年,当时全国的室内冰场只有2块,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各个项目,还有省队、市队、区县队和各级体校的运动员都抢着用场馆。室内冰场一天24小时运转都不够用,我们训练都在室外。每天早上凌晨4点多,当其他孩子还在睡梦中,我就摸黑起床,5点到训练场。东北的凌晨最冷有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大家都冻得受不了。那时候,室内上冰是一个可望而不可求的梦想。我在心里激励自己,练出好成绩,取得去室内训练的资格。

  随着成绩一点点进步,1991年,我从吉林长春来到北京,进入国家集训队,我终于在冰雪运动员心中的圣地——首都体育馆冰场上冰了!

  那时候的训练,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训练一段时间,如果成绩没提高,说明训练不成功,就重新调整训练方法。渐渐地,我开始参加一些国际比赛。当时,中国男子短道速滑的整体水平还很弱,对我来说,有比赛就要上去拼,只要能和国际名将同场竞技就很满足。

  1995年,短道速滑国家队正式成立,男女队员一共10人,我是其中之一。我们通过观看比赛录像不断总结,反复探索和找寻项目训练规律,共同进步和提高。

  1996年,我参加了在荷兰海牙举办的短道速滑世锦赛,夺得男子1000米冠军。这简直不敢想象!参赛前,我们的目标是进入前8名。没想到,世锦赛上的技战术安排、临场把控都不错,我一路走到了决赛。决赛有4个人,另外3人彼此在战术上都有针对性的安排,大家没太关注我。我没有任何压力和包袱,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拿到了金牌。

  虽然拿到金牌,但我们很清楚,当时我国男子短道速滑的整体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1998年参加日本长野冬奥会,在男子1000米决赛赛场上,我后半程一直领先,然而就在撞线的一刹那,韩国选手突然跨出一步抢先撞线,我获得银牌。这是中国男子运动员的首枚冬奥奖牌。我离冠军只差了0.053秒、一个刀尖的距离!

  总有人问我是否觉得可惜,对我来说,遗憾肯定是有的,但在当时的情境下,能超越自我已经很兴奋了。那时,由于缺乏运动专家的指导,我们在起跑、超越、冲刺等技术细节上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确实存在差距。

  长野冬奥会后,我们逐渐摸索到项目规律和特点,训练更有针对性,中国男子运动员陆续获得了世界团体锦标赛冠军等重要奖项,整体水平提升很多。现在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堪称中国冰雪运动的“梦之队”,在中国代表团往届冬奥会所获的13枚金牌中独占10枚。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目前已取得2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的好成绩。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我们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设施、运动条件不断改善,现在的冬奥健儿们,在体能、力量、器材、康复等各方面都能接受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我期待,中国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好好发挥,各个项目都能突破历史。

  (光明日报记者方莉、刘宇航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5日 08版)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