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透过民艺之门 发现人间大美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中国新闻》报报道,近日,“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接受本报专访,畅谈民间艺术蕴含的生活之美,以及民艺的传承与保护。另外,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视效设计团队的专家顾问,潘鲁生解读开幕式的视觉符号语言,称其体现了中国美学特色,也传递了交流联通的开放视野。
《中国新闻》报记者:“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以您的民艺收藏、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主体,展出500余件(套)传统民艺作品和当代艺术创作。此次办展初衷是什么?展览具有哪些方面的特殊意义?
潘鲁生:“到民间去”民艺主题展是我多年来收集、研究民间艺术以及开展设计创作的一次系统性展览。几十年来,我有幸在学业、职业、事业的选择中“到民间去”,从民间艺人身上学到了人生大爱,从民艺研究中看到人间大美,收获到很多研究与创作的快乐。这次办展的初衷也是回溯“到民间去”的理念,与观众一道形成生活之美的再发现、民艺美学精神的再倡扬。
这个展览和人们一起回望生活传统,重叙乡愁记忆,共同交流民族的、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我们不仅要守护和传承,还要创新和发展,在飞速发展的物质生产和技术理性之外拥有一种生活的意境、温度和牵挂,在老手艺、旧物件之外生出新的创意。这也是我们民族生活文脉的一种延续。
我们将民艺藏品和民艺元素作品并置展出,一方面呈现乡土民艺的质朴之美,一方面展示民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探索路径。
我也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参观展览,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知,培养乡土情怀,播撒民艺的种子,坚定一代人的文化自信,增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能力。
《中国新闻》报记者:展览中有哪些展项尤为值得推荐?
潘鲁生:展览举办之际适逢农历新春,我们用杨家埠门神《神荼郁垒》装饰展厅入口的形象墙。民间习俗农历新年贴门神于门上,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门神是民间祈福纳祥情感愿望的表达。
“门神”也是本次展览着意突出的文化符号,除了门神年画藏品展示,《拓福纳灵》展示单元还置放了一件《门神》装置作品。这件作品为传统木构门扇双面镶嵌门神织绣,最初创作于2003年。这件装置作品传递的观念也在于,重启民艺之门,美化当代生活。这二十年来,它贯穿于我对民艺价值的思考。门神装置多次出现在我所举办展览的重要位置,呈现形式不断创作迭代。门扇上的门神画像由最初的木版年画替换为手绣图像。如果说杨家埠门神年画呈现了葆有原真性的民艺之美,那么门神装置则承载了“创造性转化”的表达意图。在光阴流转中,透过民艺之门,发现深嵌于人类情感世界的永恒之美。
《中国新闻》报记者:去年夏天,“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在国博举办,展出的1500余件(套)展品中有您的奶奶用来存放鸡蛋的土陶罐,有花纹取材于《孙膑兵法》中迷魂阵法的“斗纹布”。山东乡土文化与其他乡村有何不同?
潘鲁生:民间艺术具有本源文化的特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中文化多样性的精彩呈现。
齐鲁大地的乡土文化富有特色,比如杨家埠的年画,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风格鲜明;鄄城的手工织花布,斜纹、条纹、方格纹灵活组合,色彩鲜亮热烈,浑厚中见艳丽、粗犷中见精细;菏泽的小孩模,塑、刻、捏多种手法并用,造型生动活泼,千姿百态,富有质朴天真的装饰趣味。就像山东人淳朴实在的性格,山东民艺具有质朴、洒脱、明快的艺术特色。
《中国新闻》报记者:您走遍全国各地深入乡村调研,能否介绍民族地区民艺的发展和保护情况?
潘鲁生:民族地区的民间工艺传承发展是我长期关注的领域。民族地区较好地保留了民间工艺原生态样貌。蒙古族的刺绣、白族的银器、壮族的织锦,苗族的蜡染等等,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比如,内蒙科右中旗目前着力打造刺绣工艺产业村,发展刺绣扶贫车间,把当地的代表性果蔬、花卉等作为图样,运用蒙古族传统刺绣工艺生产工艺品,通过电商、刺绣展览、旗内销售厅、搭建产业村销售市场等销售产品,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云南鹤庆新华村白族银器专业村的培育,吸引了大量“走匠型”手艺人回乡创业,不仅带火了当地旅游经济,民间工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中国新闻》报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年轻人走出乡村,这种情况下如何“借民艺续传文化薪火”?
潘鲁生:构建民艺的传承与传播网络,需要多方力量参与。其中,需要专家学者从保护民间文化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濒危的民间工艺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存录,保存文化的基因种子;需要培养手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承担起手艺传承的文化使命,将手艺带入自己生活的新社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要鼓励公共文化场馆、机构、民宿等,以多元方式展示民艺,传播乡土文化。
《中国新闻》报记者:您主持的《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为民间艺人立传”,其内容有何亮点?
潘鲁生:《中国民间工艺集成》项目是中国民协贯彻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政策部署的重要工程,于2016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18年纳入国家“十三五”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希望填补我国民间工艺集成编纂方面的空白。
民间工艺承载农耕时代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工艺及工艺美术行业、当代美术家、工艺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工艺技艺传承人、新工艺和“学院派”创新的当代工艺等有所区别。《集成》辑录传统民间生产生活方式和状态,注重对民间工艺生活、审美、文化功能的深入挖掘和全面把握。截至目前,《集成》广东、山东、福建、江苏、上海、天津、吉林、湖南、四川、河南等十省示范卷已基本成型,全国其他省卷编撰工作稳步推进。
《中国新闻》报记者:作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设计团队的专家顾问,您曾参与研讨开幕式视效方案,并撰文《冬奥视效设计的艺术精神》解读了开幕式的美学。这次的开幕式有哪些创意让您印象深刻?
潘鲁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美学特色,运用充满创造力的视觉语言,实现了艺术之美与科技之力、历史传统与当下现实、中国理念与世界命运以及中华文化精神与世界体育赛事的创造性融会。这样一种融会,就是研讨交流过程中破题的关键。比如,古老的传统和创新的科技如何以全世界看得懂的方式融会起来、呈现出来?而且目的不只是展示中国,更是贡献于世界。这需要一种深层次地理解和艺术化地再创作,不是简单地符号取用、形象运用,而是理念的、意境的传达,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表达全人类共通的智慧理念。
可以看到,本届冬奥会开幕式在视觉符号语言上,冰雪迎春的中国时间、户牖通达的中国空间、人民画卷的书写创造等,表达了世界共通、命运共同的价值追求,很生动,也富有意味。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时间与春华、秋实、夏雨、冬雪相融,体现了“天”与“人”之间的相通相应。运动员入场仪式中,地面投射的门楣和窗棂图案,丰富而生动,“中华之门”“吉祥之窗”不仅展示了民间的智慧创造,而且传递了交流联通的开放视野。
【个人简介】
潘鲁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首席专家。担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总主编,创建“中国民艺博物馆”,荣获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
(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