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扛起“双一流”高校的时代使命

发布时间:2022-02-25 16:14:00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郝平(北京大学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对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擘画了路线图、发出了动员令,也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要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双一流”高校承担着重大时代使命,必须抓住机遇、走在前列,发挥好高校人才培育、人才引流、人才创新三个平台的功能,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好环境和潜心治学、埋头苦干的好氛围,努力为国家培育和汇聚顶尖人才。

  “双一流”高校是落实新时代人才战略的重要力量,必须扛起责任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双一流”高校既是各行各业领军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也是推动前沿理论创新的重要场所,在新时代人才工作中肩负重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历史背景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新时代人才战略赋予的时代使命。

  近代以来,在全球科学和人才中心转移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始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每到工业革命与科技创新的关键时刻,总会诞生出能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一流高校,很多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和引领变革的人物都出现在高校,并深刻推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高校作为最为主要的学术共同体,发挥着汇聚人才、激发活力、催动创新的重要作用,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创新人才的聚集地,站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前沿。

  纵观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一流高校始终在党和国家人才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从1952年开展院系调整起,党和国家就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通过评聘一批“一级教授”,带动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20世纪末,国家牢牢把握未来发展转型需要,开展“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一系列人才计划,将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汇集地。进入新世纪以来,“拔尖计划”“强基计划”“101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改革在一流大学群体中推行试点,对整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起到引领作用。

  知识的加速迭代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校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知识的获取方式、生产方式与迭代更新速度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高校作为基础研究重地,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多学科的汇集交点,高校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可以实现人才的多层多向流动;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高校在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育方面更承担着重要使命。

  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时代人才战略也为高等学校的人才体系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尽管当前国际学术与人才交流受到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竞争局势的影响,但人才流动、迁徙与科研合作的大势仍在。而且,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产业和科技发展积极向好,高端科技人才回流和国际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意愿还将不断增加,顶尖人才的引、培、留、用出现重要的机遇窗口期。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居于更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创新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在新时代人才战略中必须主动担当,扛起时代责任。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把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键,以人才为主要拉动力,打造一流的教学、科研与学科,为国家输送一流的人才与创新成果。

  坚持党管人才,抓好顶层设计,筑牢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这一系统工程

  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分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双一流”建设必须牢牢抓住“人才”这一重点,将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激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而具体到人才工作上,高校的人才工作涉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方面面,需要来自全校各个系统的支持,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高校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也必须以系统思维做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以系统观念推进人才工作改革任务分解,不断夯实人才工作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服务保障。

  坚持党管人才的正确政治方向,为人才工作提供坚实政治保障。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双一流”高校应把握好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落实,推动聚才兴业的任务落实,推动党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深度融合,从而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特殊路径。特别是应注重发挥好党员在人才队伍发展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术骨干中发现、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先锋,以优良的党风正教风、促师风、带校风,引领人才队伍树立专业报国理想。

  打通院校两级人才管理体系,为人才工作提供深入组织保障。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真授、授到位,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在高校体系中,院系是引才育才的一线,一方面需要充分放权,激发院系和学科自下而上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需要自上而下把握好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布局。特别是对于院系和学科跨度大、教师类型多样的“双一流”高校,只有将管理重心进一步下沉、给予院系充分的自主权,才能引导和激励院系灵活谋划、扩大视野、主动出击。北大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强人才分类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等措施,坚持上下两级统筹,形成不同学科整体规模、结构、质量的合理人才布局。

  精准构建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队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高校应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好“后勤部长”,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高校也应该实现从管理人才到服务人才的思维转变,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把最宝贵的资源投入到人才队伍建设上。在人才工作改革中,北大加强跨部门联动,实现精准个性化服务,引导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安心科研,为北大人才队伍打造更加温暖、更可持续、更有品质的新时代“人才的春天”。

  在“双一流”建设中探索高校高质量人才平台建设的全新路径,汇聚顶尖人才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人才不仅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资源,也是高校发展的关键资源。高校应当努力抓住时代机遇,瞄准顶尖战略科学家、高水平创新团队与优秀青年人才群体,从引、育、评三个维度做好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全要素管理,搭建高质量人才平台。

  主动引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时代新形势下,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校作为相对开放的人才平台,应通过更加灵活的机制吸引不同类型的高层次战略人才。北大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坚持主动出击、以才引才,对急需紧缺高层次特殊人才,设立专门工作小组“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占据主动,为国家人才储备做“增量”。

  倾力培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双一流”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必须坚定“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自信,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坚持立德树人核心任务,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各环节的革新,运用数字技术激活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做好青年人才培养,按照“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要求,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培养力度,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注重在创新团队中培育和锻炼人才,探索试行团队负责人制度,给学术领军人才充分支持,努力培育可持续的重大项目攻关团队和有战略科学家潜力的优秀人才。

  改进评价,使天下英才各尽其用。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这就要求高校建立人才的良性竞争机制,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学科构建不同导向、不同标准的评价系统,从而充分激发人才创新热情,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持续优化“预聘—长聘”制度体系,完善学术评审机制,突出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导向,坚持“九步走”流程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探索面向未来学术发展潜力的人才评价新路径。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