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交响诗《悬崖》:灵感来源于契诃夫小说《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2-03-01 15:53:00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雷健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了两首交响诗,一首源自勃克林的名画《死岛》,一首来自俄罗斯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抒情诗《悬崖》。

  说来有趣,拉赫玛尼诺夫读到《悬崖》这首小诗,不是在莱蒙托夫的诗集里,而是在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在路上》里。在这篇小说开头,契诃夫用《悬崖》里的头两句诗作题记:

  金色的浮云栖息

  在悬崖巨人的怀中。

  1893年,拉赫玛尼诺夫读到契诃夫的小说《在路上》,立即被小说题记所引的两句诗和小说中的故事所吸引,他用莱蒙托夫这首《悬崖》诗创作了同名交响诗。

  交响诗源于抒情诗和短篇小说

  契诃夫1860年生于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的塔甘罗格,被称为俄罗斯19世纪末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作家,《在路上》创作于1886年。

  俄罗斯北方一个暴风雪肆虐的夜晚,旷野里的罗加契村的一个小饭铺里,深夜来了一位名叫伊洛瓦依斯卡雅的小姐和她的马车夫。小姐年岁不大,是一个庄园主。暴风雪太大,马不肯再走了,她只好到小饭铺里躲一夜。

  此时,小饭铺里还有一对已滞留好几天的父女,父亲里哈烈夫是个破落地主、流浪汉,但却阅历丰富。那一夜,里哈烈夫开始与伊洛瓦依斯卡雅搭讪,熟络后开始给她讲述他的故事以及宗教、哲学、信仰之类的,甚至以他的妻子和母亲为例谈起了女人,全然不理会在一旁熟睡的女儿。夜深了,女儿被他的高谈阔论吵醒,他赶紧哄好女儿,又在长凳上帮伊洛瓦依斯卡雅铺好毛皮让她睡下,然后熄灭蜡烛,在火炉旁坐下,点燃一支烟喃喃自语:“大自然赐给俄国人异乎寻常的信仰能力、追根究底的智慧、苦思冥想的才能,然而这些东西一碰到闲散、懒惰以及轻率的幻想,就都粉碎了……”

  第二天,里哈烈夫送伊洛瓦依斯卡雅上雪橇车,目送她离开,而他还要在这里等火车,去一个煤矿当总管。小说的故事没有矛盾冲突,多是里哈烈夫冗长甚至有点聒噪的絮叨,看不出与莱蒙托夫这首《悬崖》诗有何联系。直到最后,契诃夫这样写道:

  “他伫立很久,就像在地里生了根一样,瞧着雪橇的滑木留下的痕迹。雪花纷纷落到他的头发、胡子、肩膀上来……不久,滑木的痕迹消失了,他本人浑身是雪,看上去像是白皑皑的悬崖,可是他的眼睛仍然在雪片的云雾里寻找什么东西。”

  原本与悬崖没有丝毫关联的故事到这里突然与题记的两句诗有了照应。娇小可人的伊洛瓦依斯卡雅就像一片浮云飘来,与里哈烈夫这个孤独的男人共处一夜,听他讲述过往,然后在第二天又飘然离去,这正是莱蒙托夫《悬崖》这首8行小诗的意境:

  金色的浮云栖息在悬崖巨人的怀中。清晨却又离去匆匆,在蓝天上欢乐地嬉戏;但古老的悬崖的皱纹里留下一片潮湿的印痕,他矗立着,独自出神,在荒凉中默默饮泣。1841年5月,莱蒙托夫写下这首小诗,7月27日,在一次朋友的家庭晚会上,莱蒙托夫一句玩笑话惹恼了士官生同学马丁诺夫,要和他决斗。莱蒙托夫不想伤害马丁诺夫,在决斗中故意射歪,却被马丁诺夫一枪击中心脏当场毙命,年仅27岁。

  乐曲是对小说情节的渲染

  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悬崖》交响诗在许多乐评家看来是在用旋律描绘颂扬俄罗斯卓然的自然风光,歌颂悬崖在大自然中的孤独之美,其实并不尽然。在写完交响诗《悬崖》后,拉赫玛尼诺夫在给契诃夫赠送总谱时附言道:“献给亲爱而备受尊敬的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在路上》的作者,小说的情节是这首曲子渲染的依托。”也就是说他的乐思灵感除了来自莱蒙托夫的诗,还来自小说的情节,乐曲本身也有对小说情节的描述。

  这首18分钟的交响诗一开始是弦乐在低音区演奏出的震颤音,铜管奏出低沉的响应,雄壮巨大而孤寂的悬崖扑面而来。随后是长笛和单簧管欢快的应答,那是清晨鸟儿在欢叫,浮云在飘动。在随后的乐段中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是主角,抒情的旋律描述出壮美的俄罗斯风景,辽阔的平原,浓郁的森林,突兀的悬崖,让人浮想联翩。但有时又显得过于唠叨聒噪,就像小说里唠叨不已的里哈烈夫。

  在交响诗的第三部分,乐曲开头出现的浮云主题再次出现,只是欢乐不再,悲凉孤寂弥漫在旋律中,尾声中抒情旋律刚一出现即被不协和的和弦打断,旋律渐弱,最后消失在夜空中。孤独的悬崖矗立在茫茫荒原上,暮色四合,浮云来栖,倦鸟归林。也许这是悬崖幸福一夜的开始,毕竟有浮云在它怀里,有鸟儿在树上听它唠叨。一旦天亮它们就会四散离去,留下悬崖在荒原上,虽有无限风光却只能孤芳自赏。(雷健)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