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二〇二一,听中国科技的强劲足音

发布时间:2022-03-04 16:03: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如果时代发展有气质,2021年,“自立自强”一定是创新中国的底色。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开启21世纪第五个5年征程,党中央将历史的重任赋予了科技人、创新者。

  两个百年在这里交汇,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必须在开局之年走好关键一步,下好科技“先手棋”。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西班牙《阿贝赛报》不禁盛赞,2021年,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太空领域捷报频传,恰似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序曲。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一系列前沿热点科技领域斩获重大突破,一大批创新成果集中涌现,我们,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创新者们踔厉奋发。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奋力攻坚。

  他们如何看待创新?他们又正在怎样加紧创新?近日,光明日报派出报道组,深入科技创新群体,近距离感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的眼眸中话语间,记者看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之火,已然燎原!

  感恩时代——

  “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唯有躬耕不辍!”

  时空定格:2021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正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亲切交流,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手记:

  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甫一开局,习近平总书记就为科技创新定下了精准坐标。

  人民大会堂,见证了新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也记录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每个重大事件。

  回首2021,这里有太多属于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

  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

  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在这场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6月29日,雄壮的《忠诚赞歌》乐曲声中,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稳稳地站在舞台中央,作为科技战线党员的杰出代表,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授予的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杰出典范——顾诵芬院士与王大中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

  一次次掌声雷动,一阵阵心潮奔涌。

  这是党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礼赞,这是中华民族崇尚科学的最佳注解。

  2021年9月27日,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到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擘画蓝图。

  金秋十月,北京展览馆。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天机”类脑芯片、散裂中子源、“慧眼”卫星、“京华号”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数千项重大科技成果前所未有地聚集在一起,万众瞩目,群情振奋,这座颇有年代感的建筑内外,上演着一场“高精尖”又“接地气”的科技盛宴。

  1300多件实物、200多件模型,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生动印刻下刚刚过去的5年;中国科技的强劲足音,如时代脉搏在创新发展的征途上跳动。

  这一年,科学大家与重大成果交相辉映,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不凡业绩:

  ——2021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全球最新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3年的第三十五位上升至世界第十二位,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位列第一。

  ——2021年11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在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知识产权申请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全球专利活动最活跃的国家。

  114.4万亿元!8.1%!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2021年,中国经济克服疫情影响,以极大的韧性逆势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攀升至6.09%,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言自明。

  亮眼的成绩单再次有力宣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访谈中,许多创新者感恩这个时代——创新不问出处,溪流汇成江海,科研论文不仅发表在国际前沿,更书写在祖国大地。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于创新者而言,是底气,更是动力。

  ●创新者说:

  金之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

  我时常感慨,自己遇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于我而言,2021年依然是忙碌而充实的。围绕“双碳”目标,我们牵头成立了北大—鄂尔多斯碳中和联合实验室,为当地“双碳”路线图制定打下牢固基础;这一年,大庆油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新增石油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吨,这是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又一重大战略突破。我们深入大庆、长庆、胜利等油田,了解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面临的理论技术难题,启动了基金委页岩油重大基金项目……回顾这一年,“累并快乐着”,“院士”的责任更加沉甸甸。展望2022年,“忙并期待着”。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能够亲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与有荣焉!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唯有躬耕不辍!

  于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GNC系统主任设计师):

  我们是一群怀揣飞天揽月梦的航天人。2021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那一天,我激动不已。回想探月工程从立项到发射的10年间,我们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刚立项的时候,面对近第二宇宙速度跳跃式再入地球的难题,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借鉴,要想在一张白纸上构建自己的系统,难度不言而喻。在大家愁眉不展的时候,王勇副总师说:“哪个难题不是一点点啃下来的?只要我们想干,就不怕困难多!”于是,团队从头细致梳理技术难点和风险点,经过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实现了月球样品的安全返回。正是这股较真劲,让我们在奋斗路上初心不改、勇往直前。

  宋迎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作为学校首批百强创新团队负责人,我切身体会到学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和决心,着力营造尊重科技工作者的浓厚氛围。这一年,如何让科研方向更加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将科研成果更好应用到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中,是我和团队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一切只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为了激发科研内生动力、提升为国铸重器能力,我们持续完善科研政策及评价体系,布局了一批基础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一流科研,产出一流成果。这一年,晚上下班后走在校园里,照亮路面的不只是路灯,还有实验室里闪亮的灯火,浓厚的科研氛围让我感怀不已。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是我们的态度,更是我们的行动!

  于啸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13所影视特种拍摄团队成员):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一年,沐浴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春风,钱学森、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与党的红色情缘故事,再次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感召。难忘“七一”那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我们所研制的影视特拍系列产品尽锐出动,圆满完成大会直播保障任务。架设在天安门城楼前的4K重型陀螺稳像及升降系统,作为主机位负责拍摄党和国家领导人近身特写,我有幸在现场负责这台设备的运维。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至今想来依然心潮澎湃。作为航天九院13所影视特拍团队的一员,我们在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影视特拍全程提供科技支撑。除了几套成熟的王牌产品,央视有名的“猎豹”轨道摄像机系统,我们也参与了研制,真是无比自豪!

  苏海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我经常跟农民说,有我们能做的,尽管找我们。因为,我们是党员,是科技特派员,是农民的“身边人”和“贴心人”。作为数十万科技特派员中的一分子,2021年10月,我有幸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向大家讲述我们的故事。我是农民的孩子,从小跟母亲干农活,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2014年,我来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福建省南平市,做科技帮扶,一干就是8年。我们在“七叶一枝花”的野生转家种栽培技术和育苗技术上得到突破,并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民,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还把成果推广到一些革命老区,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农业基层一线的党员,我深深感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同时我也知道,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我将秉持初心使命,继续扎根基层,把科技成果送到农民手中,为实现共同富裕再立新功。

  陈金铸(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1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作为一名核科学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我感慨万千。小时候,爷爷家里用煤油灯照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爸爸的奋斗目标。今天,我的家乡山东海阳实现核能供热,开创了国内核能商业供热的先河。短短几十年,家乡经历了从煤油灯照明到核电供热的巨变。这些变化是时代的缩影,更是中国崛起的佐证。在核能商用的新时代,核安全尤为重要。我正在做半导体材料核辐射探测器研究,希望在辐射安全防护、宇宙深空探测、医疗航天等领域作出贡献,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做新时代的核电人。

  不负重托——

  “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出原创性科研成果!”

  时空定格:2021年11月7日晚,浩渺太空传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的声音:“我是01,我已出舱,感觉良好!”面向天和核心舱的全景相机,他向祖国挥手,声音自信而沉稳。女航天员王亚平也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这一天,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密切合作,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圆满完成全部既定任务。

  ●记者手记:

  回首2021年,中国科技的参天大树上,自立自强已然硕果累累。

  这一年,我们向宇宙线起源的世界谜题发起挑战——

  4月,中日科学家利用位于西藏羊八井的ASγ实验,观测到接近1拍的超高能伽马射线,首次确认其来源于银河系。一个月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再进一步,记录到1.4拍的伽马光子,并更加明确了其来源。这不仅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更突破了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这一年,我们率先攻克了人工合成淀粉的难题——

  中国科学家生成了一种新酶,从头设计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这个只需要水、二氧化碳和电的“创造”,不依赖光合作用,被誉为“将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路径,更为创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统奠定了开创性科学基础。

  这一年,我们继续在太空留下中国印记——

  神舟十二号“三人组”9月刚返航,神舟十三号“三人组”又在太空跨年。载人航天喜讯连连,嫦娥五号月壤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天问一号”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回”探测,“羲和号”探日获得包括太阳H-α谱线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和科学实验成果。

  成果难以细数,桩桩振奋人心。

  但更让我们感怀的,是那些不怎么“典型”的细节。

  难以忘记,蔡韬的片刻犹疑。

  当看到碘酒加入粉末变成蓝色,作为这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蔡韬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忐忑。“是真的吗?不会有错误吧?”蔡韬说,“6年多来,我们已经失败过太多次。”

  这犹疑并非怯懦,而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的真实注脚。今日之中国,已经到了从并跑向领跑转变的关键期,我们需要的是更多从0到1的突破。走向巅峰的道路不会是坦途,有犹疑、有退缩,都是正常的。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可贵之处,不是他们从无软弱之时,而是他们能够直面自己,收拾情绪,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执着攀登!

  难以忘记,李献华的“锱铢必较”。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领导了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的第一批研究。他们借了3克月壤样品,还了2.85克,仅消耗0.15克就完成了任务,刷新了对月球演化的传统认知。

  这“锱铢必较”并非小气,而是中国科技实力提升的明证。月壤不那么容易研究,因为会被污染,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它的均值只有60微米,吹口气就没了,对研究平台的要求很高……但这些要求,难不倒中国科技工作者。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和吸引了优秀人才,搭建了最先进的实验平台,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难以忘记,刘新建的自信满满。

  他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书记、研究员,也是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的总指挥。2021年4月15日,验收专家组给出结论,这一设备使我国在这一温区的制冷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刘新建说:“中国正在成为国际低温大型制冷设备制造的‘第三极’!”

  这自信并非张扬,而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实力显示。这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相关高科技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产业升级,在我国初步形成功能齐全、分工明确的低温产业群。

  “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事业发展的充分肯定,激励着科技工作者书写更多中国奇迹。

  ●创新者说:

  褚英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副总指挥):

  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绕火星的“制动捕获”,自此,环绕火星的轨道上有了中国人的火星探测器!了解国际行星探测历程的人都知道,制动捕获是火星探测最关键的步骤,准确实施捕获的技术难度是巨大的。在没有准确数据和前期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参考粗略的国外文献,思考如何破题——短时间内的大量试验、不断迭代优化技术实施方案、分析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预案。同时,在地面反复演练捕获制动的飞行控制过程,查找所有影响因素的配合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好在,功不唐捐,通过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夜以继日不懈奋斗,“天问一号”完美实现了这一“绕”,给祖国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汪筱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我们做古生物研究的,“根”在野外,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野外科考带来影响,但我们考察的足迹仍然到达了新疆哈密、甘肃马鬃山、内蒙古鄂托克等地。值得一提的是对新疆哈密恐龙的首次研究报道,竟然上了多个热搜榜,发表当日就有上亿阅读量。我想,公众之所以对这一研究的关注度这么高,一方面是科学素养的普遍提升,对科学新发现求知若渴,另一方面是对新疆充满热爱和向往,想跟着我们的研究“一游”新疆。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一员,我更要心系“国家事”,肩抗“国家责”,带领团队继续奋发图强、脚踏实地。

  肖云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我不仅做科研,也做“教书匠”,如何引导并带领学生解决真问题和真解决问题,是我最关心的事情。我从事的是超高品质因子微腔光学与光子学研究,这要求我们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国际学术最新领域持续开拓创新,发出中国声音;又要让最新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出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健康。该怎么做?习近平总书记说:“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我深有感触。一直以来,我坚持以科研实践教育学生,希望他们在研究中,能以真正的需求为牵引,着眼解决关键科学问题,靠基础和应用研究两条腿走路。只有以国家需求为己任,才能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

  龚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们所与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是我2021年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我们建立了多种新型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提升了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能力;同时,合作开展了珠峰、长江源的专项调查,打通了高海拔地区环境监测的“最后一公里”,用数据支撑雪域高原的环境治理,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就我个人而言,经过多年研究,我发现森林火灾可以使有机氯农药的排放和传输增加1/4,从而加速这类污染物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迁移与循环。这一结论突破了传统科学认知。能够取得些许成果,除了多年坚持,在“所见所闻中出发”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合理的切入点,多年的青藏高原研究则给予我宽广的视角。“立足脚下、放眼世界”,这或许就是赶超一流科研团队的要诀吧!

  黄宇杰(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生):

  这一年,关于“芯片”的话题总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我看来,半导体技术将庞大复杂的电路刻画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这就是一门艺术。我从事的研究是计算机视觉算法和芯片设计,目前正争分夺秒,争取在感算存一体化领域取得突破。从进入课题组的第一天,导师就强调半导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我国的半导体技术和国外还有不小差距,从事这项技术研究,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刻不忍停歇。

   国家至上——

  “一流科研,一流成果,一切只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时空定格:国产抗新冠特效药来了!2021年12月8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领军研发的我国首款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上市。那一天,张林琦感慨,每当一个地方出现一波疫情,发现一个新的变异病毒,都像是给他和团队吹响了支援的冲锋号——“早一天完成实验,早一天拿到抗体,早一天申报,早一天审批,就能早一天用于临床救治!”

  ●记者手记:

  科技乃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人民赖之以好。

  回首2021年,中国科技以或“隐秘”或“激扬”、或“亲和”或“灿烂”的方式活跃在我们身边。

  农业育种、科技抗疫、卫星通信、人工智能……科技+生活,科技+一切,当科技与你我激情相逢,我们看到的是,科技创新在一个个可亲可感可触的场景中,“千树万树梨花开”。

  从回应难点到解决关切,科技创新总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2021年,我国农业科学家团队发起“优薯计划”,运用“基因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杂交种子替代了薯块,以前种植一亩马铃薯需要200公斤种薯,现在用种子只需2克。从200公斤到2克,骤减的是重量,提升的是品质,增加的是收入。

  5条技术路线并行,25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7个获批使用;中国首款中和抗体有效药物获批上市,为患者赢得长达10天的黄金救治期;65款检测试剂产品上市,高灵敏度大通量的检测产品取得突破……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以科技对抗病毒,为生命赢得尊严。

  从精准治理到服务民生,科技创新总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的生活赋能——

  2021年,郑州突发特大暴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卫星不受极端天气干扰的特性大显身手——高分三号SAR卫星和高分六号等卫星2天时间形成4次卫星成像,获取有效数据,第一时间“驰援”应急管理部门。

  随处可见的健康码,大数据支撑流调快速摸清病毒传播链;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便捷普及,互联网医疗潜力巨大,5G全场景应用与整机研发均处于领先地位……从键盘、鼠标到触摸、手势再到自然语言、人机交互,大数据、5G通信、算法程序触手可及。

  未来感十足的智能假手,可通过“意念控制”完成大部分手部动作;成人手掌大小的“方盒子”,无须穿戴即可监测并预警摔倒等意外情况;看似普通的安检门,能在2秒钟内完成查验……在2021年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尖端雷达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科技改变民生,创新决胜未来。信心满满的奔跑中,创新者们依然清醒而冷静,方向、目标始终如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自立自强的征途上,中国的创新者们正勠力向前!

  ●创新者说:

  郭安红(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站岗”“放哨”,又是一年。我们的努力,是为了保障农民一年的辛苦不白费,说白了,就是让地里的庄稼能收在他们自己手里。如何“看天吃饭”?我们用卫星看、用雷达看,用站网观测,用人工踏查,用数值模式计算,就是为了看得更广、更细、更准。尤其是当农业气象灾害可能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蔓延时,我们就像村头的“消息树”,第一时间通知大家采取有效措施防灾减灾、减免损失。寒潮大风、高温干旱、暴雨秋汛、病虫灾害不断,我们全力以赴配合农业部门抗灾害夺丰收。

  张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心脏内科专家):

  我们常说,科技创新要服务于社会,临床科研更要以临床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但当疫情成为抢救生命绿色通道上的“拦路虎”,临床科研能做什么?新冠肺炎等重大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常并发心脑血管急重症,若无法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介入手术是抢救上述疾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但国内外尚无能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介入手术的设备。这是问题,更是选题,是医工结合的好项目!我们联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科研人员迅速研发可移动式介入手术隔离转运舱,实现患者与周围环境隔离,患者不出舱便能在隔离情况下接受介入手术,不需建造昂贵的负压导管室。目前该设备能够成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疫情期间成功救治了多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科技创新为武器投入抗疫,医者被赋予更大能量。

  文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我常提醒团队,“产业是根”,科学问题必须来源于生产实际。2021年,我们团队育成的“广明2号”白羽肉鸡新品种与其他2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这标志着我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实现“从0到1”的突破,是打破西方在种源上的垄断、保障我国家禽种源安全、产业安全和生物安全最关键的一步。我们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大胆创新,在“广明2号”纯系的世代选育中,每类指标的测定都融入了新技术力量。我们也深知,育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广明2号”育种成功,就好比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与国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白羽肉鸡品种相比,我国的白羽肉鸡自主育种时间短,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后,我们还会与进口品种在市场上比拼,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我们会牢记“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努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孙滔(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

  在你看得见的地方,5G是手机信号格;在你看不见的地方,5G已经上了珠峰、下了矿井。在山东电力的电网发、输、变、配、用全环节,7000台5G智能终端实现了超1万座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和感知。5G赋能矿山装备升级,在凿、铲、运、提全流程作业过程中,效率提升30%,井上控制井下成为现实,矿工穿衬衣打领带开采世界金山,提高了作业安全。我所在的团队从事的是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及国际标准化工作。我们既要深入技术攻关和方向设计,又要在国际舞台上和各国技术人员斡旋探讨。一路走来,我们学习规则、适应规则、掌握规则,越来越自信地表达观点,中国公司贡献的创新方案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同行认可。5G技术的演进,让人充满期待。

  胡义东(中国电科空气消毒机专项组技术专家):

  疫情暴发以来,一面是对生活秩序正常化的向往,一面是慎终如始的疫情防控要求,看似有些矛盾的两个诉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中努力寻找两全的答案。我的2021,就在与这些难题“纠缠”中,一步步走了过来——三元动态平衡控制方法高效控水、高效发生芯片设计制备、纳米级活性复合粒子离散体系的风道流场设计……这些“高大上”的技术,不是为导弹雷达,而是为一台半人高的消毒机。如此规格“装备”一台消毒机,难道只为了净化空气吗?当然不是!对病毒和细菌的消杀才是它的主要功能,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对新冠病毒杀灭率达99.99%!科技攻关靠的是团队合力。这一年,我们在前期沉淀的技术基础上,组织40人的研发团队,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有效设计方案,通过夜以继日的集智攻关,终于成功研发这款基于活性复合粒子发生技术的空气消毒机,评估专家认为消杀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今年冬奥会上,14万台空气消毒机分别运抵北京和张家口,全面助力冬奥会场馆消杀,为保障冬奥贡献了电科力量。

  李清(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博士生):

  原来,“变废为宝”可以这么“玩”!作为一名从事新材料技术研究的学生,我有幸参与到学院“高性能低合金耐蚀钢系列钢种研制及应用成套技术”的攻关中,研发出2种新型钢材,实现了“腐蚀大数据”理论创新、数据驱动耐蚀材料设计与评价的突破,大幅度提升耐蚀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并成功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

  千帆竞发——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时空定格:2021年4月11日,曾经默默无闻的工科教师张跃明,登上《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32岁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以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技术打破日本垄断,却到了50岁还因论文不够多而评不上教授,他的事迹引发热议——还有多少科研成果在“沉睡”?科技人才评价能否多几把“尺子”?欧阳钟灿院士大声疾呼:“都来为科技界破除‘四唯’尽一份绵薄之力!”“破‘四唯’,立新标”,这是创新者们共同的心声和期盼。

  ●记者手记:

  2021年,亦是科技体制改革谋实招、亮新招的一年。

  这一年,随着25条为科研经费松绑的“大招”出台,多年束缚科研人员的“绳索”,一点点解开。

  “终于能摆脱‘找票’‘贴票’了!”“我们可以沉下心搞研究了!”……“减负”后的科研人员摩拳擦掌,创新的征途,他们轻装上阵。

  这一年,“破‘四唯’”改革走向纵深,如何“立新标”备受关注。

  “谁有能力,谁能更好履行岗位职责,谁能更好推动创新发展,就聘任谁为研究员。”像这样敢于“吃螃蟹”的科研单位,陆续涌现。8月,《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出台,“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一目了然。

  这一年,“揭榜挂帅”成为科技界年度热词。

  能“挂帅”成为对科研人员的新褒扬。不论资历、不设门槛,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不拘一格,觅得将帅之才,让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这一年,科研院所和高校“囤积”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开闸放水”,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加快下放给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欣欣向荣。

  “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2021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说到了创新者们的心坎上。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通水、树木关键就在一个“懂”字。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八个坚持”,尊重人才价值、激发创新活力,向着建设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的目标坚定前行,党和国家寄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深情殷殷。

  ●创新者说:

  翟成(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教授):

  我终于从“贴票”中解脱了!2021年8月,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意见出台,改革措施力度大,我是受益人,团队配备了科研财务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报销事务,我们不懂的会去请教。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让我们可以将精力聚焦在科研上。“包干制”也让我感触很深。科学研究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可能预算中没有的设备,后面变成了“刚需”,“包干制”解决了这个问题。作为第一批受益于“包干制”试点的科研人员,我更安心科研了!

  魏均民(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破‘四唯’”意味着必须抓紧“立新标”。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如何实现以“看病”的实绩“论英雄”,是“破‘四唯’”后临床医生人才评价的难题。我们开展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建设,希望以治病救人的具体案例,为临床医生评价“不唯论文”提供支撑。2021年,这个数据库取得很好的进展,截至目前,已收录病例报告8万篇、下载量88万、阅读量900万。现在,我们正在研制临床案例成果综合评价分级方法,试点探索案例成果评价应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真正与临床医生职称评价体系形成有机衔接。

  石晶林(中科院计算所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缺芯少核”一直困扰着我国无线通信产业的发展。过去一年,在“揭榜挂帅”的创新政策引领下,我和团队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问题解决成效为标准,既给“将士”充分下放权限,又通过签订任务书、军令状等形式压实责任,最大限度保证科研攻关效果。我们建立了一支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的管理、研发团队,并带领团队研制出针对我国通信专用的DSP核及空地网全系列无线通信协议软件,为我国通信产业发展摆脱国外依赖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特别是在面对国外压力时,我们作为国内最早参与到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研制的团队之一,以芯片模块、信关站接入网系统和测试仪表等系列产品助力天通一号建设,有力支撑空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

  刘明侦(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寄托着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厚望。这些年,国家给了青年科研工作者很多机会,舞台已搭建,我们如何“唱响”?2015年回国后,我开始独立指导学生、搭建实验室、承担国家科研任务……信任感爆棚、支持力拉满,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干!但创新需要灵感,科研需要时间。工作中,也遇到一些老问题、新矛盾。很多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在起步阶段,受到科技评价、激励机制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跟风“热门”领域、追求“短平快”现象,这既难以将科研做实,更浪费了时间及资源!现在,给予了基础研究人员更大自主权,符合人才成长发展的绩效评价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只有从长远出发、基础入手,才能把科研做扎实。

  梁步阁(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

  如何把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十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微功率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装备的研究。例如,多发多收体制雷达生命探测仪,让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1年,探测装备在8个消防总队示范应用推广。面对疫情,我们又研制出我国首台可应用于疫情防控的心肺检测雷达,在机场海关示范应用。如果说创造是形成知识产权的基石,那么应用就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通道。我们已启动知识产权转化和融资工作,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让躺在柜子里“睡大觉”的专利,持续换来成果转化的“真金白银”!

  后记

  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没有夺人眼球的情节,创新者们口中的2021,如此平实,却又如此热烈。

  未及仔细回味,他们又踏入新一年的征程。

  今年2月,一片“雪花”让我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国骄傲——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背后,是超大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裸眼3D等前沿技术的汇聚;国家速滑馆铺就“最快的冰”,得益于全球领先的中国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机组;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离不开拥有12项“世界第一”的张北柔性直流工程……

  看,不久前落幕的北京冬奥会,是他们再次以中国科技创新者的力量,向世界作出的自信表达。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叹:“科技的潜力令人惊叹,北京冬奥会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挖掘了这种潜力。”

  这不是偶然,而是创新中国的必然。

  从“奥运三问”到“双奧之城”,蓬勃的科技力量,让寒冬与疫情难以隔绝冬奥的热情,自立自强的中国声音,为人类呈现出“可持续、向未来”的愿景……这一历史性飞越,彰显着中国发展动力已提速换挡,并在更高水平的创新引擎牵引下驰骋无疆。

  这是“科技冬奥”的别样精彩,更是“科技强国”的时代宣誓!

  记者结束访谈之时,正值“雨水”节气。河流破冰,草木萌动,万物复苏,春意在大地勃发。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的希望在每位创新者心中生长……

  让我们期待,他们再述一个春天的故事!

  (报道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杨舒、齐芳、詹媛、崔兴毅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张晓华)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4日 01版)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