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凯歌还
【书香一品】
作者:刘密
朱向前的《歌未竟,东方白——毛泽东诗词25首精赏》,因为是精赏,故只是选读不足百首的毛泽东诗词中的25首。历代诗词选家,多有其独特眼光。《唐诗三百首》《唐宋名家词选》《宋诗一百首》等,皆是从数以万计的诗词中,拔擢其最优者。虽未尽善,也大多能令人信服。而精赏却不易做到,尤其是毛泽东诗词这个特殊对象,不由令我等兴趣大增。
我也是一位古典诗词潜入者,瞩目传统诗论,觉得味之无穷。窃以为要做到精赏,必须把握三条:观势、入微、潜深。
所谓观势,是说仅仅一瞥,就能看到诗的整体气象。其风貌是恢宏雄旷,还是纤密有致,是愁愤深广,还是郁浅怅微,皆能一眼瞄准,大致允当。除此之外,又能反复揣摩,品出诗中深意,看出底细端倪来。以此看向前的著述,他对毛泽东诗词的主体走势,其判断无疑都是正确的。25首诗词,展现了亘古气势与旷代意境。其悯世报国、孤拔雄视的精神气质,与生动真切的典型情境结合,走势清晰,风发无遗。你看《菩萨蛮·黄鹤楼》的意境,有茫茫九派之雄浑、烟雨苍茫之迷离,更有黄鹤何去之隐含、把酒酹江之豪迈,向前将此均归之为“沉郁顿挫”。“九派”“一线”“烟雨”“龟蛇”等宏大的具象,都变成了毛泽东特定心绪的象征,凝结成独具一格的风骨气象。以“沉郁顿挫”概括之,确是精当。
观势是取其大,入微却是取其小。观势犹如观人,高矮胖瘦容貌神情一目了然。入微重在小,字词之简,对仗平仄之精,都须详勘细究。而丝缕情愫、隐喻暗示,更须洞见无遗。诚如向前所言,毛泽东诗词少见沉郁顿挫,多为豪迈奔逸,但大都通过细节表现却是一样的。大气磅礴中,每见具象密织;神态逸飞时,又多有哲思穿涉。如或粗览,势必失察,不能得其妙处。入微的更进一步,是充分注意到毛泽东作诗的动因、过程、过程中的修饰变动,准确抓住他在创作时的心态、技法和变化,如此,其卓越才情、严谨态度才能披露无遗。如向前所指,毛泽东在长征中吟就的《十六字令三首》,48个字琢磨了一年。《贺新郎·别友》则改了半个世纪之久。有一句“重感慨,泪如雨”,后改为“人有病,天知否?”显然,前句直描感情,浅显明白,后句则隐喻人性,发问高玄,更有咀嚼回味的空间。《沁园春·长沙》意境高远开阔,景象活跃灵动,其精到分析归为“惊天二问”,发人深思。但此其大者也。向前的目光还能钻幽入深,看到毛泽东的苦吟之微。比如“层林尽染”一句,原来是“层峦尽染”。“层峦”好还是“层林”好,不能以“见仁见智”论之。细体之下,显然“层林”为妙。“层峦”乃日光下的一座座山头而已,不若“层林”以“林”代“峦”。峦藏林下,红日染林,亦即染峦,两个层面取代了一个层面,更为丰富壮丽,岂不更胜一筹!如此精心爬梳,方有细致入微,真正品到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精华。
与古代著名诗家一样,毛泽东诗词充满脱颖而出、独持一端的气势。他的想象空间,衔接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宏大局面,又宅藏着极为丰富深切的情感内容。如不深潜其中,只能识得皮毛,犹如天空大地,看到的只是地平线和泛泛轮廓而已。毛泽东诗词的深度在哪里?如果只是注重史识、哲思、自信、意境之类,而轻视了诗词艺术的审美难度,不承认诗情词意的模糊性、混沌性、不确定性,那就会坠入空洞,无以服众。向前的深潜,让我们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提高了审美认知的层次。比如说,毛泽东喜欢曹操,多有赞辞,典型的是《浪淘沙·北戴河》,把大自然和大世间的苍茫雄浑,与功名事业、人民命运混融一片,表现出一种豪迈雄视的历史洞见和人生气度。毛还喜欢李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直接取用这个天才诗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此前,他还化用到《采桑子·重阳》中,“人生易老天难老”,以及《清平乐·会昌》中,“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个“老”字,写出毛泽东进取的人生境界和惜时任事的革命情怀。
朱向前还专门说到,李白与毛泽东皆写了《忆秦娥》这个词牌,两者各有其优,独步不凡。以最后两句较之,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乃冠绝千古之句,但仍不及毛泽东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何故?因为李白的观照只是历史沧桑的怅然而已,而毛句则以政治巨人的洞感,拨开了时代胜景与生命意境的门户,一个是下趋的惆怅若失,一个是上行的慷慨雄浑。前者给人以悸动之感,后者则给人以震撼之力。这样的分析深沉周密,自然沁入人心。或可问,此若不深,何者为深?可以说,朱向前真正潜到了海底。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4日 15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