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两会声音】赵冬苓代表:现实主义题材最有生命力 影视创作要扎根生活

发布时间:2022-03-10 15:00: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赵冬苓

  我觉得《人世间》的热播,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兜兜转转,最后大家还会回到现实主义。

  【解说】最近几年,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在电视荧幕热播,从《山海情》《大决战》到如今的《人世间》,都收获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赵冬苓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古装、甜宠、玄幻风潮过后,还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最有生命力、最打动人。

  【解说】赵冬苓说,成功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有一个共同点,能如实反映人民的真实情感和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赵冬苓

  这几年的作品,你观察一下,观众口碑比较高的作品,基本上都带着一些这样的特点。因为观众去看作品的时候,他不光是看猎奇、看新鲜,他需要在当中看到自己又熟悉又陌生的东西,希望在作品当中和自己能取得共鸣,所以只有带着这样特点的一些作品,它才可能得到观众的认同。

  【解说】日前,《“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公布,要求“十四五”期间,每年推出10余部精良的主题电视剧精品。赵冬苓认为,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赵冬苓

  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的文学创作、影视创作,它归根到底是要反映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发展的,那么它最后就会回归到现实主义的这条创作道路上。我相信以后还会越来越多的。

  【解说】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该如何创作?赵冬苓说,每一次写作时她都会去实地采风。如2022年即将开拍的《父辈的旗帜》,为写好角色,赵冬苓深入大兴安岭,与林业工人聊生活、聊变迁。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赵冬苓

  我经常觉得是这样,哪怕写一个历史题材,就像写《红高粱》那种历史题材,我也一定要坚持到原地,哪怕你就站在那个土地上,你的想象就和在家里不一样。

  【解说】“德艺双馨”的概念或许就藏在其中。赵冬苓说,就像演员塑造角色,从一开始注重形式,到最后慢慢抓住角色的内心,都需要自己去摸索,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赵冬苓

  我觉得无论是写作品、写剧本或者是表演角色,或者你就是在社会上打一份工,其实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都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就是你会慢慢地摸索着怎么去做人。塑造角色大概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就一开始我们可能追求是一个形式,但慢慢我们的人生到达了那个境界,我们抓住了那个角色的内心,我们可能才能真正把这个角色给表演出来。

  记者 刘超 郎佳慧 北京报道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