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杜美霜: 鼓励传统戏曲等非遗“牵手”景区
我国传统戏曲有360多个地方剧种,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充分整合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动地方戏曲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德花鼓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杜美霜十分关心的事。
杜美霜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因地制宜、群众受益的戏曲文化艺术基础设施,广大文艺工作者凝心聚力发展戏曲文化艺术,开辟了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新空间,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气象。然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有限的文化资源供给之间仍有矛盾。
“一边是很多院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创排的戏曲节目参加一次艺术节或比赛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少有演出机会;一边是各地的公园、城市风光带等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缺乏当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另外,群众对戏曲文化的需求也得不到有效满足,我认为,这其中的矛盾应该得到更有效的统筹和解决。”杜美霜说。结合工作实际和调研走访,她认为,戏曲工作者要打开思路、俯下身子,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才能真正让传统戏曲服务人民,并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我注意到,由于日常工作、学习都在室内,每逢假日大家更喜欢进行户外活动,很少会进剧院看戏。既然群众不方便来,我们就应该走出去给老百姓提供方便。”杜美霜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给每个剧团都配备了流动舞台车,开出去打开就是舞台,很方便。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城乡的露天百姓大舞台、广场舞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这些都为我们将传统戏曲展演和推广植入旅游景点、融入百姓生活提供了条件。”
杜美霜表示,在全国各地的城乡都有类似公园或沿江、沿河风光带等旅游景点,在这些景点呈现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地方戏曲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地方戏曲通常采用地方方言演唱,不需要打字幕,当地百姓也能够听得懂,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如果巧妙地将传统地方戏曲植入这些景区景点,将会吸引众多周边群众及外来游客前来欣赏,那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戏曲节目的内容大多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价值观,对提升社会文明风尚也有积极作用。
杜美霜建议,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地方戏曲等传统非遗项目推广和展演无场地可用、老百姓盼望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的现状,将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景点内具有文化底蕴、展演功能的建筑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安排,在确保有序管理的前提下,提供给各地专业的戏曲文艺院团或相关策展机构,作为公共展演、展览场地,更好地服务群众,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回 应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颜喜:
分类指导戏曲等非遗进景区 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戏曲等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成为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非遗进景区的有效途径和可推广模式,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融合发展。鉴于非遗门类繁多,我们需要按照能融则融的原则,分类研究、分类指导,对具备进景区的非遗类别,探索适合其走进旅游景区的不同方式。
近年来,表演艺术类非遗频频与景区牵手,成功案例颇多。我们鼓励对舞台、灯光、音响、舞美等没有特别高要求的传统戏曲等非遗走进景区,在固定演出场所定期定点演出。例如,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在石牛寨等景区定期定点为游客表演皮影戏、平江花灯戏等非遗节目,既推动了非遗传承,也为景区增添了文化特色,更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效果很好。
湘绣、苗绣、服饰等传统工艺类的非遗项目适合设立各种展示展销点。怀化市雪峰山雁鹅界景区专门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立了非遗展示馆,售卖当地特色非遗产品。除了长期固定的非遗展销点,我们还结合一些大型展会或活动,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各类主题宣传活动等,不定期组织集中展示和宣传,为群众提供各类非遗产品,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我们还把非遗传承人的传习所搬到景区里,例如,常德桃花源景区就专门打造了由非遗传承人支撑的传习所,既可以展示,又可以售卖,还可以供游客体验,成为景区的一个特色景观,深受游客喜爱。
我们还注重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希望通过试点推行,让景区体会到非遗的融入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不同方式鼓励各市州和景区在非遗进景区工作中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地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非遗进景区的有效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打造一些非遗街区,使其成为游客新的旅游目的地。今年,以长沙雨花非遗馆为基础打造的长株潭雨花非遗集市在元宵节开市,人气火爆。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目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积极争取将非遗进景区纳入湖南省政府对市州的考核项目中,以更大力度推进这项工作长效长远发展,让更多群众更加便捷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驻湖南记者 张 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