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灾后重建……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续处理困难重重
日本“3·11”大地震11年后,3.8万人仍无法返回家园——
福岛核事故后续处理困难重重(深度观察)
本报记者 岳林炜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3日 第 15 版)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11年后的今天,如何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海量核污染水等核事故后患,以及尽快恢复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依然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难题。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要求周边居民前往他处避难。据统计,福岛县离开原住处到各地避难的“核事故灾民”人数最高峰时达到16万余人。至今,仍有约3.8万灾民未能返回家园。福岛县7个行政区域内有337平方公里土地仍属于辐射量较高的“返回困难区域”。
长期避难给灾民带来很多生活不便和心理压力。据日本复兴厅统计,11年来,“地震灾害关联死亡”人数已经达到3784人。厚生劳动省统计显示,与地震灾害相关的自杀人数达到246人。
鹈沼久江的老家距离发生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仅2.5公里,地震后她来到埼玉县加须市,找了一处临时住所。在老家时,她主要养牛、种稻,现在则改种蔬菜维持生计。“11年的风吹雨打,老家的房子已是破败不堪。回家的路太难了。”鹈沼久江说。
核污染问题仍然笼罩着福岛。根据福岛县公布的数据,日本政府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进行核污染清除作业之后,禁止居住的“避难指示区域”面积占福岛县总面积的百分比,由2011年的约12%减少到2020年的约2.4%。但很多地区解除禁令之后,仍然无法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
福岛大学副教授林薰平长期跟踪研究核污染对当地农林业、渔业的影响,他指出,自然生长的山菜、蘑菇等,还是能检测出高剂量的放射性物质。不仅是避难指示区域,福岛市、伊达市等地区的野生作物都被禁止上市销售。很多森林、田地、湖泊、池塘因为受核辐射影响,无法利用,长期荒废。
当地灾民也多次抗议日本政府和福岛核事故当事方东京电力公司的救济支持措施在缩水。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对灾民实施的医疗费减免政策最快将于2023年进行调整,目的是减少支持力度并最终废止。于2016年度创立的“受灾者支援综合交付金”主要被用于灾民心理关怀等方面,该项资金的年度预算已经从2016年度的220亿日元(1美元约合121日元)逐年减少至2022年的115亿日元,减幅近一半。
《东京新闻》日前发表社论指出,2012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核事故儿童与灾民支援法》明确规定国民有免遭核辐射的“避难权利”。但日本政府一直没有建立保障避难权利的机制。没有保障机制的人权只不过是画饼充饥。
面对福岛核事故带来的损失和灾后重建工作,福岛县多个市町村地方行政机构向东京电力公司要求赔偿。但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东电公司只支付了全部赔偿金额1498.6亿日元的50%,有多个市町村拿到的赔偿金甚至不到要求金额的10%。
《福岛民报》发表评论说,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已经过去11年。很多灾民与故乡的联系被迫切断,赔偿问题至今没有获得解决,这一现状让灾民感到愤慨。
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的处理问题依旧备受争议。去年4月,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处理后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计划2023年春季开始。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含有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称,使用名为“多核素去除设备”的过滤设备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而氚难以从水中清除。日本渔业团体强烈反对这一处理方案。福岛县、宫城县和岩手县受灾的42个市町村长中,约六成反对上述核污染水排海决定。
福岛大学教授川崎兴太表示,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事故灾后重建有一个前提,即通过在灾区这一物理空间内推进行政公共事业以实现灾区的“空间复兴”,进而推动和实现“人的复兴”,重建灾民生活。但从效果来看,日本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充分。
(本报东京3月22日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