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以高质量就业保障“稳得住、能致富”

发布时间:2022-03-28 14:39: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专家点评】

  作者:姜友文(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研究员)

  易地搬迁,目的是通过“挪穷窝”“换穷业”实现“拔穷根”,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960多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配套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可以说,易地搬迁让老年人更加幸福,让年轻人更有希望,让少年儿童更加阳光。

  易地搬迁不仅是千万贫困群众在地理位置上的迁移,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城乡格局的重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塑。对搬迁群众来讲,乐业才能安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就业关系搬迁群众的长远生计,关系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是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关键所在。然而,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大都呈现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就业质量不高。一些刚刚进城的搬迁群众,对生活环境不熟悉,技术技能水平不匹配,就业面临一定难度。二是就业稳定性不强。部分搬迁群众职业认知和职业规划等偏弱。“十四五”时期,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继续加大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力度,让搬迁群众在共同富裕路上继续奔跑。

  以务实管用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搬迁群众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首先,建立应用性强的分类培训机制,通过差异化培训,快速提高搬迁群众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靠近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的搬迁群众,可开展以从事企业工作为导向的“订单式”或“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对农业安置的搬迁群众,可根据当地农业产业资源和农产品特色,开展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特色养殖业技能、特色水果种植技术等相关培训,实现“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例如,《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强调,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力度,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其次,精准做实搬迁群众基础信息台账,动态掌握搬迁群众家庭成员基本信息,摸清不同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愿望、就业愿景、创业扶持需求、薪酬期望等基础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再次,联动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对就近就业群众,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通过用工企业派技术人员到第三方组织进行专门培训或者“干中学”的办法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对于外出务工群众,还可加强刺绣、蜡染、育婴员等培训,推动其从体力型劳动者向技能型劳动者转变。

  加强社区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增强搬迁群众的融入感和归属感。搬迁群众进入新的居住地,大部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打破,利用新的社会网络或社会结构中成员身份获得较好工作机会和较高工作收入的概率较低。对此,应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帮助搬迁群众实现“身份适应”,加强安置社区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同时,激励搬迁群众主动融入新生活,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动力。此外,应不断完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涉及各种专业技能的岗位需求信息,拓展搬迁群众在新型社会网络关系中获得信息的渠道,提升他们劳动致富的信心。

  把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以更多就业机会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大力引导支持脱贫群众发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延长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因地制宜,兴办扶贫车间项目,向困难群众倾斜,使脱贫群众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收入。在增加就业机会过程中,应重点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定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特别是各类民族文化活动表演,搭建起搬迁群众交流平台,营造开放包容的社区文化,在文化交融中持续增加搬迁群众的心理慰藉与生活希冀。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万玛加、王雯静、杨珏、王冰雅、宋喜群、王建宏、张文攀、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伏沼竹)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