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火与沙”折射古文明的游走

发布时间:2022-04-06 16:12:00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刘垚梦

  玻璃,是由原料石英砂加上助熔剂和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下烧制而成的非晶态硅酸盐化合物,被誉为“火与沙”的艺术,其价值在古代堪比黄金。日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年首个特展“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以时间为轴,通过玻璃物质材料,展现人类古代世界文明传承与变迁。

  从青铜时代始,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就闪烁着玻璃的光辉。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现今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北部,是世界玻璃制造业孕育与初生的地方。这里的工匠们不仅熟练使用玻璃“截棒”工艺制作各种五彩斑斓的马赛克玻璃器,他们同样善于使用开放的模具制作种类繁多的玻璃瓷片和玻璃吊坠。展览中,一条制作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玻璃项链,由深蓝、浅蓝和黄色等带有纹路装饰的马赛克玻璃切片穿成,再辅以管珠、圆珠等多种形状的串珠,散发出璀璨的蓝色光芒。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阿卡德人的文献中曾记载“产自山中的天然青金石”以及“产自烧窑的人造青金石”,可见他们对青金石外表呈现的蓝色的偏好。

  古埃及同样拥有久远的玻璃制造历史,而这与他们的陪葬习俗有着密切关联。埃及炎热干燥的气候,也为玻璃的长久保存提供了便利。埃及年代可考的最早玻璃艺术品是一颗玻璃珠和一件护身符,均为墓葬中的陪葬品。展览中一件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玻璃人面饰件,五官刻画准确,眼睛和眉毛均为单独镶嵌,造型写实且具有浮雕的特征,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埃及贵族男性的面容。这件人面饰件与头发、手足、衣服、身体等其他构件组合镶嵌使用,其质地模仿浅蓝色的绿松石,体现出埃及玻璃工匠以玻璃仿造天然宝石并探索其装饰潜能的制造特色。

  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1年,埃及同其他地中海和西亚地区的国度一样,处于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港生产的精美的玻璃艺术品,从侧面反映出当地人们生活的富庶与文化品位。展览中一块托勒密王朝时期运用截棒切片工艺生产的马赛克人面玻璃饰片,便验证了这一点。在古希腊戏剧表演中,一个演员常常要饰演多个角色,因此要戴着不同的面具进行演出。这块马赛克人面玻璃饰片由两片相同的马赛克玻璃拼合而成,图案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西勒努斯的形象,他也是古希腊戏剧的守护之神、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伴侣和导师。西勒努斯常以秃顶和厚嘴唇的老人形象出现,这一形象来源于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地区流行的古希腊戏剧面具。此类戏剧面具人物的马赛克饰片在古代的用途大抵等同于今日剧院的戏票。

  在文艺复兴之前的所有文明中,古罗马使用了数量最多的玻璃制品。古罗马人发明了玻璃的吹制工艺,这项技术堪称自古埃及人发明“型芯成形”技术1500年来,玻璃制造业中最重要的突破性革命。由此,在罗马帝国的大地上,大量的廉价玻璃器皿被生产出来。公元1世纪,工匠们除了运用模具制作玻璃品外,还尝试在透明的玻璃中添加金饰,制成“带状夹金”玻璃器。此次展出的夹金玻璃瓶就是其中一件,蓝色、绿色、褐色的透明玻璃中掺入金粉后烧熔,再通过模具吹制成型,其表面形成天然石材般的复杂纹样,色彩线条如熔岩流淌般奇幻绚丽。

  鼎盛繁荣的中国唐代拥有贯穿东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伴随异域文化传入,大量西方玻璃器皿也输入中华大地。其时,佛教盛行,随之形成了将玻璃作为礼佛用具,盛放舍利等圣物入藏佛塔地宫的特殊传统。展览中一对出土于西安市东郊的唐代长颈玻璃方瓶,出土时瓶内均装有舍利子。由于表面存有厚厚的风化层,使其呈现出类似陶器的黄褐色。此类采用无模自由吹制成型的玻璃方瓶初见于公元1世纪至3世纪的罗马帝国,这两件玻璃方瓶正是唐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珍贵遗存。(刘垚梦)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