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协商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04-08 16:20:00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李德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党领导下的基层协商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创新举措。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着力重点,对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三重逻辑

  从理论逻辑来看,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实现双向互动的重要机制。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引领社会的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党建引领机制的构建,通过协商民主融入基层社会,使协商从高层下沉到基层、从政府扩展到社会,逐步形成政府与社会协商共治的治理形态,使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紧密相连。这一协商治理机制形塑着革命、建设和改革发生所需的群众基础,而群众意愿的表达和基层社会结构也会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运行和政策取向。

  从历史逻辑来看,基层协商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探索出的民主治理形式。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既有和合文化基因和自治因素,又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如果说民主参与、民主施政、协商于民是基层协商治理的重要呈现方式的话,革命语境中的“协商”便是实现革命组织动员的重要方式,深嵌在党组织深入乡村社会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创造了参政议事、提案活动、代表联系群众、“三三制”政权原则等实践形式,体现了基层民主的发生逻辑。新中国成立之后,协商民主逐步融入现代国家治理之中,创造了劳资协商会议和职代会制度,开启了城市居民自治先河,融入乡村社会整合体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和“街道—社区”体制的兴起,尤其是行政权和自治权的分离和协作,释放了社会活力,拓展了基层协商治理空间,使之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实践。

  从现实逻辑来看,新时代基层协商治理需立足治理现代化维度,寻找制度化的生长点。如何推动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优化新时代党社关系、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如何发展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等,都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回答的新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协商治理既有理论参照又有实践经验,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中面临更深层次的现代化转型。

  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重要性

  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有助于解决社会公共性建构难题。随着社会领域的生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进行了适度分离,但私人领域的增长并不会自然衍生出社会公共性。在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和促进社会公共性的形成完善就变得尤为紧要。党组织的为民宗旨特质和组织规则观念,以及协商治理的参与性特征,都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共意识的培育、公共规则的供给和公共参与的形塑。

  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再组织化课题。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增强,如何实现新的“社会团结”就成为基层治理的新课题。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是组织动员社会的有效方式,通过政党组织形态嵌入基层社会、引领基层治理,有利于重新组织动员社会,形塑现代社会组织形态,构建起基层社会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回应现代基层社会的聚合难题。

  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有助于解决碎片化治理难题。资源不足、资源分散等是导致“碎片化治理”的重要症结。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有助于调动和整合各方治理资源,实现资源向基层倾斜、在社区集聚,以此激发基层协商治理活力,解决资源分散、群众不便的突出问题,提高资源的整合力度和群众的满意度。

  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社区间的差异性和服务相对集中对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激发和释放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应有之义。这有助于理顺基层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权力秩序,引导多种基层组织围绕党的执政目标和人民根本利益服务,提升基层社会服务水平,巩固和扩大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基础。

  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着力点

  优化党建引领的制度环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制度框架,研究总结我国基层协商治理的地方实践,如基层协商治理的程序规范等。同时,成熟经验要善于及时转化为法律制度。构建更为精细化的运行机制。探索加大县(市)一级党组织统筹基层协商治理的协调力度,解决某一业务部门牵头推进的局限性。完善党建引领的统合机制。进一步激活群众路线的制度存量,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群众互动融合机制,打通社会公共领域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沟通渠道。

  构建协同共治的执行结构。推动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制度探索与现有的基层治理架构相契合,减少制度叠加成本。充分挖掘整合现有治理架构和本土性资源,发挥现有基层治理制度的优势,把协商机制纳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运行体系。设置适度的激励机制,强化向下负责的实践导向。凸显公众话语对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评价权重,激活社会领域活力,促进党建引领协商治理与民意的深度契合。

  改善民众参与的运行机制。把推动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作为实现人民民主权益、培育社会自主性的平台和契机,进一步释放社会参与权限和范围,拓展城乡社区自治空间。整合多元治理资源。以党建带动资源集聚,提高民众对基层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并且使民众在参与实践中提升参与意识和治理能力。发挥党组织治理优势,以党建引领的共商共议机制化解基层治理面临的执行不足、共治难等困境,从而提升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治理效能。

  提升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动力。以党建引领优化社区自治能力培育的内外部制度环境,激活社区自组织治理内生动力。完善社会组织的成立和运行规则,使其在党建引领下有效嵌入基层协商治理体系,建立总体均衡的组织生态系统,以此提升基层协商治理的组织化水平。培育适宜的协商治理文化,诸如公民参与网络、邻里互助、社区归属感等。(李德虎)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