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中间扎根,关键要拿出好作品
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舞台、怠慢观众。不管是在大城市华丽的舞台,还是在乡村简易的戏台,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是一样的,观众永远是“衣食父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身为评剧演员,我对“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感触最深。戏曲艺术源于人民,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更要植根民间。
评剧的特色是接地气、聚人气,从百姓视角揭示真善美。评剧最初叫“蹦蹦”,折射出它源自民间的艺术底色。它的创作演出需要在百姓中获得认可,无论舞台大小、观众多少,首先要拿出演好每一场戏的态度。在汉沽评剧团忙碌的日子,对我来说既是锻炼,也是艺术观念上的深造。剧团演出强度大,一年365天,我大概要演150场戏。场地经常是乡村大棚,每逢冬季寒风刺骨,演唱时呼出的气能让睫毛结冰。为了把最符合人物特点的舞台形象展示给观众,我身着单薄的戏衣上场,很多时候四肢冻麻木了,身段使不出来。怎么办?我们研究出一套保温方法:先把塑料布包在腿上,把塑料袋套在脚上,然后再穿上戏衣、彩鞋,既保暖,又能保证身段好看。
越是看到乡亲们投入的表情,听到热烈的喝彩,我越能保持良好的演出状态。曾有人问:“昭娟,老乡们看戏没那么讲究,你多穿点也没关系,不会影响舞台形象,为什么非把自己苦成这样?”其实,演员在塑造角色的同时,也在被角色和舞台所塑造。无数次登上基层舞台,感受到百姓对评剧艺术的认可,让我更加坚定,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舞台、怠慢观众。不管是在大城市华丽的舞台,还是在乡村简易的戏台,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是一样的,观众永远是“衣食父母”。
让评剧在百姓中间扎根,关键要拿出好作品。其中,传统剧目改编是重要课题,改编的关键是抓准传统剧作中有当代意义的精神价值。比如天津评剧院创排的《赵锦棠》,就是对花派传统剧目《朱痕迹》的改编。我们在剧本、表演、舞台上都做了很大改动,不断捋顺情节、剪除支脉,最大的创新是塑造了赵锦棠这一人物。原剧中,赵锦棠仅是一般角色,改编后成为主角,她对爱情忠贞、对老人尽孝、对苦难不屈服,是一位有鲜明个性和真挚情感的女性。这样的人物形象更能引发当代观众共鸣。表演上,我邀请京剧、昆曲演员编排设计动作,将京昆表演中富有技术含量的程式化形体动作与评剧的生活化动作相结合。在《磨房》《牧羊山》两折戏中,表演融入了昆曲水袖的秀美气韵。我们对唱法也做了调整,以刚柔并济、富于变化的演唱展现人物内心的曲折感受,使唱腔更细腻,更加符合人物情感发展的需要。
除了传统评剧改编,新创剧目也要出彩。我们以建党百年为主题,集结国内一流创作力量,精心筹划推出《革命家庭》。这是一部多媒体融合的大型现代戏,文本充分戏曲化,舞台表演充分多元化。主创团队在深入考量剧目艺术风格、演员动作、唱词内容基础上,将评剧传统戏曲形式与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虚实相生地将革命场景、战争场面呈现于舞台,给观众以革命精神的洗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创剧目更考验排演是否到位。《革命家庭》戏份重、唱腔多,需要大量排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排练与合成时间不得不压缩,但艺术品质决不能打折扣。大家常常是早上进剧场,一直忙到凌晨时分。我饰演的主角方承有多处“跪步”,为保障动作质量和情感抒发到位,我的膝盖结起了巴掌大的血痂。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只要站在舞台上,我就会与人物合二为一,以我之身塑人物之魂。
15岁初登舞台,至今已逾40年,我最深的感受是:文艺工作者的生命在舞台上,根在百姓中间。我会继续敬畏舞台,不因艺术经验的增加而有任何懈怠。每次大幕拉开,都是新的开始。
(作者:曾昭娟,系评剧演员、天津评剧院院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