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网络时代为何还要阅读经典?
光明网讯(记者 徐皓)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网络时代,人们是否还需要阅读纸质图书?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著作?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政治哲学所讲师贺晴川。
贺晴川说,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使人抛弃早先人文主义全面发展的理想,在匆忙挤进加速发展的现代性快车道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完善的中心和方向,甚至丢掉了阅读的闲暇时间。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习惯容易封闭化、碎片化。阅读纸质书和经典著作,是为了抗衡网络时代对人影响中消极的部分。贺晴川认为,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因为它代表了所有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阅读经典著作,能让人们从虚浮的网络空间中抽出身来,回归自己的内心,并透过伟大思想家的眼光来反思自己当下的生活。
作为为学生们讲授《政治哲学原著选读》课程的讲师,贺晴川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他说,现在的大学生们在阅读经典著作方面有着一种普遍性的焦虑感,渴望某种现成的答案,而不是坐下来静静的认真体会阅读完一部经典。为了改善这种现状,他在授课过程中,尝试通过经典还原日常生活经验,向学生们示范了一种对于经典著作的阅读方式,希望引领学生们进入真正的经典思想宫殿之门。
对于具体阅读什么样的经典著作,贺晴川给出了自己的一份书单。他推荐了柏拉图《理想国》、奥古斯丁《忏悔录》、卢梭《论科学和文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庄子《庄子发微》、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等等。“在思想家和经典著作面前,我只是一位比学生们更有经验的助教,当大家身临其境品味阅读经典著作,才会对现实世界有所警醒,从而精神抖擞地追寻更加美好的现实生活。”贺晴川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