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廖承志回太行》:用声音演绎太行深处鱼水情
作者:南楠(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河北省城市传播研究院研究员)
广播剧《廖承志回太行》由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与河北大学联合出品,先后在河北故事广播、中国之声等频率播出,并在中宣部“学习强国”优秀广播剧平台展播,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学习热潮。
该剧讲述了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和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随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迁址太行深处涉县西戌镇后发生的故事,用声音记录了廖承志不忘初心、深入太行续写红色新闻事业的经历,展现了廖承志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廖承志与西戌人民真挚深厚的鱼水情谊。
《廖承志回太行》运用广播剧的艺术形式,展现廖承志在太行山上的传奇故事,通过接地气的声音艺术演绎其与当地村民共建红色新闻事业的艰苦历程,从延安到太行,从太行到北京,廖承志始终对西戌乡亲们无比的牵挂,身患心脏病的他多次想回太行山看望一起并肩奋斗的乡亲们。剧中以改革开放初期为时代背景,以寻常的百姓生活为切入点,穿插大量的回忆片段,例如廖承志主持新华社会议、廖承志向李嫂请教新闻标题、廖承志探望打铁匠李用忠父子、廖承志主持婚礼等,通过一幕幕鲜活的点滴故事,生动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红色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广播剧是以声音为传播媒介的文艺作品,剧中人物角色依赖于丰富的语言表达,该剧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乡音呈现鲜活的人物形象。剧中廖承志的演播者配音演员宣晓鸣,通过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将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人物形象展现得很到位。1947年,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各部门主要领导改用代号作为称呼,在一次见面会上,廖承志做了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初到涉县的廖承志,通过几句接地气的开场白,让会场的气氛活跃了起来,一下子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另外,剧中李用忠夫妇的扮演者严燕生和李亚虹将西戌百姓的淳朴演绎得真实贴切,从最初的担忧到相处下来的融洽,真实再现了共产党人和百姓的真挚情谊。
广播剧中除了旁白解说、人物对白以外,还使用了大量的音响,多重声音要素综合运用打造听觉盛宴。其中,收音机播发的新闻音响记录了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历程。剧中多次使用收音机音响,播放了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分田到户的改革举措、制定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补贴政策、廖承志逝世悼词等内容,不仅记录了故事的发展脉络,同时承担了场景转换的功能,实现回忆向现实切换的时空转场。另外,剧中还多次使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子腔,起到了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的作用。落子腔对于廖承志来说意义非凡,他来到西戌的第一天,乡亲们就是用落子腔《穆桂英挂帅》欢迎他们的到来;听说廖承志心脏手术成功,想回西戌看望乡亲们,乡亲们想着用落子腔作为欢迎仪式。落子腔已然成为廖承志和西戌村民的情感纽带。
该剧以20世纪7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讲述患病在身的廖承志对太行山乡亲们的牵挂。一句“我这些天真的想吃西戌的小米饭了,也想听听涉县的落子腔”,将时空转向1947年廖承志到涉县的第一天。随着落子腔声音淡出,回到现实廖承志未能回太行的无奈。此时,西戌百姓李用忠夫妇也在日思夜想盼望廖承志的到来。在李用忠夫妇回忆与廖承志初识的过程中,时空的序幕再次拉开,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廖承志和西戌百姓的故事。随着收音机音响转场,西戌乡亲们前往北京探望廖承志,场景情感饱满,感情真挚,剧中弥留之际的倾情演绎将全剧推向高潮。现实中插入回忆,回忆中重返现实,双重时空无缝转场,相互交错,展现廖承志深入太行开展红色新闻工作的缩影。
一部优秀的广播剧,一定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该剧有多场群众场面,真实还原了西戌百姓的生活。例如廖承志第一次召开新华社会议,一段简洁有趣的自我介绍迅速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大家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在播音员魏琳的婚礼上,通过群众演员多层次声音场景的构建,将婚礼现场的喜庆祥和演绎得淋漓尽致;西戌百姓前往北京探望廖承志,彼此的牵挂化作无言的对望,感人至深。该剧通过寻常百姓的视角,塑造了鲜活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这是一部打动人心的作品,亦是一部融合党史教育于红色太行的文化之作,该剧用声音成功演绎一段感人至深的鱼水情谊,再现红色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