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从《青年杂志》不得不更名为《新青年》说起——《博览群书》第五期来了

发布时间:2022-05-05 14:12:00来源: 光明网

  《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刊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撰写发刊词,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是我们的追求,“知识人写给知识人”、“名家作品名家看”,已被这本杂志坚守37年。

从《青年杂志》不得不更名为《新青年》说起——《博览群书》第五期来了

 

从《青年杂志》不得不更名为《新青年》说起——《博览群书》第五期来了

 

从《青年杂志》不得不更名为《新青年》说起——《博览群书》第五期来了

 

从《青年杂志》不得不更名为《新青年》说起——《博览群书》第五期来了

 

  

  本期关注·五四与报刊

  又是一年春好处,正值纪念“五四”时。倘说180多年间近代史诸多大事件中,有哪些话题性极强且经久不衰,“五四”绝对在列。这在中国历史、政治、文化乃至文明进程上都具有无可替代、举足轻重的意义。

  “五四”犹如一个万花筒,给予了研究者层出不穷的考察视角,彼时新兴的报刊即是一例。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其论著《帝国与传播》中认为,“传播这个课题能给人很多可能的启示,我一直有这样的印象,在政治的组织和实施中,传播占有关键的一席;在历代各国和西方文明中,传播也占有关键的一席。”

  信息的传播与分享,公众的动员与联合,无疑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降至1915年前后,报刊作为日常的传播媒介,其作用日趋明显。若回归“五四”的历史现场,顿觉当时的情形是报刊与运动息息相关,简直是报刊渲染中的“五四”与“五四”鼓荡下的报刊。

  有道是“独木不成林”,《新青年》的崛起,实际与同在沪上推广的《青年进步》刊物有着前后相继且彼此竞争的关系,此种因缘,过往似关注不多。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发于大城市北京、上海,然而不代表全国其他区域不重要。《共产党宣言》的译者陈望道曾回忆:“五四”时期在全国范围内,“高等学校以北大最活跃,在中等学校,则要算是湖南第一师范和杭州第一师范了”。可见当时“在地化的五四运动”已在全国次第开花,“五四”的全国性规模与影响,由此可见。择取《浙江新潮》月刊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案例,便不难了解彼时全国的澎湃景象。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又催生了一批非常有质量的刊物,副刊也逐渐从边缘崛起为主力军,可从号称“民国四大副刊”的北京的《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和上海的《觉悟》和《学灯》窥见一斑。

  眼下,我们已全然沉浸于新媒体或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分享、甄别与使用,成为每日的“功课”。反观当年,似乎“五四”的镜鉴价值再度彰显。

  ——王学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国史教研室主任)

  张仲民:从《青年杂志》不得不更名为《新青年》说起——“‘五四’与报刊”之一

  王学斌:《浙江新潮》与新文化运动中的浙江人——“‘五四’与报刊”之二

  岳亮:穿行于光荣时代的文艺副刊——“‘五四’与报刊”之三

  随笔札记

  陈肖静 徐申:国家形象“认知错位”背后

  著译者言

  张晚林:在注译《荀子》中寻找“天上的光亮”

  序与跋

  詹福瑞:“不得不选”反倒催生学术特色——我看《明代唐诗选本与诗歌批评研究》

  文化访谈

  推介

  刘浏:一位作家的十四年与“靠山之问”

  文化视点·随古典文学去远行

  祖国大地幅员辽阔,风物万千,不同地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地理景观,如我们熟悉的“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类似这样的地理文化组合已经作为不可分割的符号成了我们文化记忆中的一部分。地理景观一旦与优秀的文学家相遇,就必然会产生一段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华彩乐章,弹奏出一串又一串珠圆玉润的美妙音符,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与人互相成就的神奇魅力。本期所刊发的四篇文章都是与文学地理相关的。《羁旅行愁与刘歆的〈遂初赋〉》以《遂初赋》为中心,梳理了刘歆在特定境遇下由今河南沁阳出发,途经今山西境内各地的一路行程,既从刘歆的笔下复活了三晋故地的众多历史场景,又可看到刘歆与古人之间的心灵交流,使人对今山西境内各地的悠久文化有了更亲切的感知。《如果盛唐没有岑参的边塞诗》主要以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为中心,考察了他的70多首边塞诗作,再现了岑参笔下富于盛唐气象的边塞视觉盛宴,如我们熟悉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读后令人心神向往。《袁宏道笔下的吴中名山》将袁宏道担任吴县县令期间所游览的吴中名山进行梳理,构成了一幅吴中名山游览图,同时通过解读袁宏道的游览小品文,将他的游览心境融入吴中的山石园亭,风景变得更加灵动可爱。《因为苏氏父子的深度旅行》是以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南行前集》为中心,完整地再现了苏轼一家这一段舟行旅次的过程,其中很多历史遗迹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旅游打卡地,苏氏父子的游踪、题诗又为这些历史遗迹增添了更为动人的魅力。

  ——曹丽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立志:羁旅行愁与刘歆的《遂初赋》——“随古典文学去远行”之一

  阎福玲:如果盛唐没有岑参的边塞诗——“随古典文学去远行”之二

  肖虹:袁宏道笔下的吴中名山——“随古典文学去远行”之三

  张丹阳:因为苏氏父子的深度旅行——“随古典文学去远行”之四

  书人志

  萧振鸣:年过九旬的“小叶”与《鲁迅手稿经眼录》

  评论

  彭莹:打破传统红学史写作模式

  廖四平 郝韵之:随赵京华观察中日思想的互动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谭佳:听张洪友讲好莱坞神话学教父

  许雨婷:让好莱坞神话与中国对话

  张洪友:注目现代流行文化的“返祖”

  对谈

  李骞:杨荣昌的文学批评世界没有“不能”

  杨荣昌:有意避免自己成为“专家”

  王美春:王志清三十年与《唐诗甄品》三看点

  王岚:好像不是在读学术著作

  钩沉趣考

  陈德弟:两汉时期那三对父子

  洪光华:这个结论应可商榷——从刘节资料回看中国史学史

  往事故实

  刘运峰:孙犁的《风云初记》和林浦的插图

  刘沫:北京历史上的三座清华园

从《青年杂志》不得不更名为《新青年》说起——《博览群书》第五期来了

 

  小程序体验码

  扫描阅读《博览群书》电子版

  博览群书

  订阅热线:010-67078106、67078107

  投稿邮箱:gmblqs@163.com

  定 价:21元/册;全年252元

  邮发代号:2-868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阅地点:全国各地邮局

  开户银行:建行北京明光支行

  户 名:光明日报社报业集团

  银行账号:11001079200059166188

  博览群书杂志微信公众号:Guangmingdebolan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