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宋寅:用责任和担当筑起海域安全防线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被称为“最帅女飞行员”;她,是“海上守护神”,是电影《紧急救援》中女机长的原型;她,就是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以下简称“东一飞”)搜救教员机长、飞行管理部部长宋寅。
在建团100周年之际,宋寅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她认为,这份荣誉不仅属于她个人,更属于所有交通救捞人。
梦想成为船长 却机缘巧合成了机长
1986年出生的宋寅,从小就向往星辰和大海,大学选择了上海海事大学的航海专业。
2007年,读大四的宋寅痴迷一个电视剧中的救援飞行队,碰巧东一飞来学校招收女飞行员,她便第一时间报了名。在层层选拔下,宋寅从50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被录取。
录取只是一个开始,宋寅还需要迎接各种苛刻的训练和考试。她花了15个月的时间,拿到了澳大利亚和香港的商用直升飞机飞行执照。2010年,宋寅又考取了中国的商用驾驶员执照。
飞行执照全部到手后,宋寅正式成为一名搜救飞行员。
2010年8月26日,宋寅登上B-7328救助直升机,开始了第一次副驾驶见习。
“选择飞行是一次偶然,坚持救助飞行却是必然。”这些年来,依托飞行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宋寅迅速成长。2015年3月5日,宋寅以优异的表现被正式聘任为搜救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代女搜救直升机长。
宋寅说:“本来梦想成为一名船长,后来却机缘巧合成了一名机长。”
“一路走来,我也见证了飞行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宋寅介绍,东一飞成立于2001年3月5日,是我国第一支专业从事海上搜救的空中队伍。20多年来,东一飞从组建之初只有两架救助直升机、两名军转飞行员,发展到如今拥有6架救助直升机和含24名机长、副驾驶在内的近百名专业技术人员。
执行任务中保持高度的冷静和专注
宋寅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在非航空载舰上起降直升机,飞行员面临的危险概率约为航天员的5倍,是喷气式轰炸机飞行员的10倍,是民航飞行员的54倍。
虽然每一次海上应急救援都万分惊险,但宋寅却从未退缩,“在空中来不及害怕,在每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都会保持高度的冷静和专注。我和很多同事聊过,他们也说执行任务时顾不上害怕,只有回来之后才会有一些后怕。我不觉得这是勇敢,这是一种专业素质的体现,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宋寅告诉记者:“一年最多的时候能飞400多个小时,其中只有100多个小时是在执行救助任务,而其他时间全部都是在训练和模拟。熟悉每一个甲板吊运模式,模拟每一个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很枯燥,但很有用。因为我们曾经一遍遍模拟过的情况,真的会发生。”
令宋寅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援任务发生在2016年12月,那是她担任机长以来,救人人数最多也是最难的一次。
宋寅回忆,那天中午接到救助指令:一艘渔船在位于上海外高桥东偏南方向约90海里的东海海域作业时机舱突发火灾,船上10名船员被困急需救助。
由于当天风大浪高,其他船只根本无法靠近救援。作为当天值班的机长,宋寅立即出动,与另一个机组共同执行任务。
救援途中,风雨交加,气象条件变得更加恶劣。受风浪影响,事故船舶所处位置与任务书上给定的救援点相差了20海里,由于直升机携带的油量有限,救援距离增加意味着现场救援时间大大缩短。宋寅立即调整航线,火速赶往事故水域。
现场严苛的救援条件令人窒息。“由于失去动力,遇险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摆来摆去,为了避免着火船舶的烟雾对飞机发动机造成影响,我们只能选择一个比常规更高的高度悬停。”一边是着火船上急待救援的船员,一边是直升机和救援团队自身的安全,在争分夺秒的救助行动中,宋寅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平衡点。
短短半小时,两架直升机紧密配合,最终10名遇险渔民安全登机,成功脱险。
时刻记得要为人民谋幸福
时常有人会疑惑,作为女性,宋寅为什么愿意从事这么危险且辛苦的职业?
宋寅总是坚定地回答:“对我来说,救助飞行没有男女差别,只有行与不行。作为女性,我也想有自己的血性。只希望每一次危险发生时,我们能够及时地出现,斗狂风、战巨浪,不辱使命。”
生活中的宋寅,留着一头帅气的短发,风趣幽默、热爱运动。虽然这份工作经常面对危险,但是她的脸上永远挂着阳光的笑容。因为一部动画片里有一只开直升机救人的小老鼠叫舒克,她和队友就将自己的社交账号名称用舒克作为前缀,“我们还有一个负责维修和保养飞机的团队,因为穿的衣服是蓝色的,所以他们就把自己的前缀都改为了蓝精灵,特别有趣”。
宋寅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代,能从事这份工作很幸运,“我特别感谢我们的团队,是他们的支持,让我能够成为我们这个队伍的一个代表。我将时刻记得自己要为人民谋幸福,并将这句话努力落实在每一次救助行动中,为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
宋寅不只是一名优秀的青年搜救教员机长,还是东一飞最一线的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宋寅始终扎根东海救助一线,牢记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急难险重和风急浪高中,累计飞行3276小时,和机组共执行救助任务298起,参与救援飞行1054小时,在惊涛骇浪中成功救助224名遇险人员,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东海海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线,也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救助一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