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丹青不渝绘人民

发布时间:2022-05-26 13:40:00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古 元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长期的实践中,美术家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众多展现时代风貌的人民形象。

  早在延安时期,人民性就是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文艺创作最重要的属性。革命性、纪实性、宣传性是延安时期艺术作品的主要特点,美术作品也不例外。这一时期,美术家们用画笔关注人民疾苦,抵抗侵略,呼吁民族解放。比如古元1943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减租会》,以笔刀刻写社会现实,描绘了贫苦农民直起腰板儿与地主进行说理斗争,要求地主减租减息的情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现实主义美术创作大放光彩,涌现了一大批歌颂时代、歌颂人民的优秀美术作品,如罗工柳的《地道战》、王霞的《海岛姑娘》、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杨之光的《矿山新兵》等,皆塑造了具有时代风貌的典型人民形象。

  这一时期,“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是践行美术创作“人民性”的典范。刘文西的画笔下,既有伟大的领袖,也有质朴的农民。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刘文西曾100多次深入陕北写生,创作出3万多张速写画稿、上百幅反映黄土风情画作,包括《毛主席与牧羊人》《祖孙四代》《黄土地的主人》等代表作,可谓“毕其功于一生”。刘文西说:“创作是艰辛的,当一个好的画家更是千辛万苦的,只有画家长期融入生活和人民相处以后,才能懂得为什么画画、怎样画画。只有把生活和人民放在心里的画家才能画出人民欢迎的作品,只有为人民画出丰厚的优秀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欢迎。”

  改革开放后,美术创作涌动着生命的力量与激情,彰显出美术家反映社会发展进程、歌颂时代精神的艺术取向。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百姓喜爱、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如罗中立依照自己在大巴山的生活体验而创作的《父亲》,詹建俊创作的表现改革开放时代浪潮的《潮》,李世南歌颂劳动者群像的《开采光明的人》,广廷渤画笔下展现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甘愿奉献的《钢水·汗水》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美术家,用画笔定格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民形象,用作品礼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人类发展史上奇迹的光辉历程。

  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时代主题、以个性的表达、丰富的艺术语言来提炼创作这一时期的“人民形象”,成为美术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新时代以来,聚焦人民的美术佳作层出不穷,如商亚东2019年创作的油画《最美太湖水》,表现了参与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科研人员的工作场面,作品以明亮通透的逆光色彩,塑造了阳光下生动美好的人物形象,画面既是火热的劳动场景,也是新时代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表达。董卓的油画《国家的脊梁》以梦幻的蓝色背景、沉稳唯美的色调与写实手法,刻画了邓稼先、钱三强、钱学森、黄大年等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群像,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鸿篇巨制为当代功勋人物造像。李玉旺创作的中国画《使命》、陈治与武欣合作的中国画《儿女情长》、马钢创作的《草原红色轻骑兵》、卢志强笔下体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中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马佳伟展现雄安新区建设的《唱响明天——打造千年雄安》、吴为山的雕塑《袁隆平》、庞茂琨描绘抗疫一线护士的水彩画《天职》等作品,都是以现实主义精神观照生活,以浪漫主义情怀艺术地再现新时代各行各业的人民形象。

  这些作品不仅充满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同时也真实记录、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奋斗足迹。美术家用一张张画卷勾勒新时代的人民形象,体现了美术家的人民立场,表达了他们对人民的崇高敬意。

  回望历史,杰出的文艺工作者无不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伟大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深刻的人民性。艺术家只有融入人民群众,从中汲取丰沛的营养,美术创作才能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才能具备传之久远的生命力。

  新时代的美术家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才能不负丹青、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作者黄华三 李婷婷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