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扩容”
□ 本报记者 万静
今年我国吸收外资开局平稳,但是受国内国外多重因素影响,全年稳外贸外资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近期我国多部门接连部署,加强纾困服务,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人员入境、物流运输等方面难题。同时加快完善外商投资环境的法治建设,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将推出修订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展原条目涵盖领域,包括持续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态度,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
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国际地缘冲突加剧以及国内新一轮疫情来袭,我国稳外资的内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压力也进一步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根据近日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月至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我国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
在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利用外资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从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45.6%;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引资全面增长,增速分别达到43.7%和26.9%,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国际循环并提升在国内循环中的地位,有效支持了区域协调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利用外资面临诸多挑战,但吸引外资的多方面有利因素没有改变。利用外资稳定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中国市场引力不减。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市场规模超大,外资企业看好在华长期发展前景。
其次是我国开放政策落地见效。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开汽车制造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有力带动了引资规模增长。各部门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保障内外资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延长外籍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等,稳定了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
第三是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商务部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深入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规定。外贸外资协调机制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及时协调各方,加强服务保障,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同时,中国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依然拥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全力稳住外资基本盘
今年伊始,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对内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稳外资数据向好,离不开各地商务系统积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千方百计稳外资的不懈努力。
线下洽谈受阻,江苏、四川、山东、河南等地创新招商方式,通过“云签约”确保招商引资“不断链”、项目洽谈“不掉线”。为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江苏省协调成立由数十个部门组成的外资工作专班,要求就外资企业遇到并反映的问题在一周之内给予答复。为稳住外企在华发展信心,今年年初,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在四川全域铺开,抓大走访大调研、抓政企交流平台建设、抓企业经营要素保障、抓合法权益保护保障等,全力稳住外资基本盘。此外,广东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外资企业需求,提升外资企业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勇分析指出,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疫情冲击影响,利用外资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充分表明,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对外资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反映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和信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全球疫情的冲击影响了外资企业入驻的信心和时机;同时也减少和取消了一些重要展会,使营销及投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受阻。此外,对于吸引外资,国内传统优势正逐渐减少。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土地、低劳动力成本、环境污染以及各类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资金成本增加,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传统要素优势逐渐弱化。特别是受中美贸易争端等因素影响,在纺织服装、家电、电子等领域的外资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增大,短期内受外部冲击向外转移趋势上升,且影响了新兴产业的外资流入。
黄勇认为,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和新挑战,我国就需要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投资法治体系建设。吸引外资主要依靠优良的营商环境,包括完善的配套产业、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竞争优势。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固然离不开基础设施条件的优化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增强,更与政策法规等“软”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需要为外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便利等。
稳定外商投资预期
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既来自中国大市场的潜力,更来自营商环境的日益优化。
对于这一点,我国相关职能部门也非常重视,近期密集出台政策文件进行部署安排。
近期,针对部分外资企业物流运输受阻、预期不稳的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相关部门和地方闻令而动,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外资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复工复产,支持外资项目有序推进建设运营。商务部还进一步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对于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具体诉求,逐条梳理,分类施策,保畅通、保供应,稳定生产经营,推动复工复产。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就《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2020年版相比,此次的修改条款主要是扩展了原条目涵盖领域,包括持续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全国目录新增或扩展了元器件、零部件、装备制造以及专业设计、技术服务与开发等条目;中西部目录则根据各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优势和招商引资需要,新增或扩展了有关条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版本《目录》展示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态度,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业界也评价指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外资空间大,鼓励外资投向这些地区,可以更大力度释放其利用外资空间和潜力。
加快中国外商投资领域的法治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记者梳理发现,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两年多来,我国相继出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等多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废止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等33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修订了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等47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简化外商投资程序和审批流程的同时,也拓宽了外商投资领域,激发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2年,我国将围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充分发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效应,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