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谷山下话丰收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中献
“今年收成非常好,就没见过这个长势。”5月27日下午,手捧着金灿灿的麦粒,中等身材、身体微胖的王文正脸上堆满了笑容。
王文正是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陈家村人,今年60岁,森鑫家庭农场负责人。“流转了四百多亩土地,养了三四百头猪,四十多头牛。地里收的麦子够土地流转费了,打捆的麦秸够喂牛了,秋里收的玉米够喂猪了。”王文正算起了“循环账”。
站在森鑫家庭农场前,土谷山的黛青色轮廓清晰可见。“这里距离土谷山六七里地,都是岗坡地。”正在陈家村进行秸秆禁烧值班的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张纪昌说。
“科技与高产,越干越有劲!”王文正对种田充满了信心。去年播种时节一直阴雨连绵,直到11月20日之后才开始播种。在乡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王文正种下了适播期长的泛麦8号。冬天及时浇水,促进麦苗分蘖。正月十五过后,每亩追施15斤尿素。
“无人机‘嗡嗡’飞上去‘一喷三防’,一分钱也不要。”王文正非常感激乡里的帮助,“麦收的时候,帮助联系外地的收割机手,每人送上一个‘疫情防控爱心包’,有一封信、口罩、酒精、体温计、夏桑菊等,还到田间地头进行免费核酸检测。”
“最好的地块每亩产量千把斤。”王文正笑着说起了自己的丰产“法宝”,“牛粪、猪粪进行干湿分离后,湿的部分进入三级沉淀池,井水稀释后浇地,干的部分作为肥料施到地里,比农家肥还好。”
“种地越多越轻松,400多亩地,连收带种,最多一个星期。”王文正说,麦收期间,生活节奏基本上没有变化,照常喂牛、喂猪。
“对坚持种粮的农民,今年四月份发放了一次性种粮补贴。另外,对于种粮大户,政府还发放了麦苗从弱转壮营养肥。这些优惠政策,王文正都享受了。”张继昌说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