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时空观察丨多地促消费出“新招” 如何破痛点强信心?

发布时间:2022-05-31 10:54:00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3月以来,我国疫情反复并波及多个省份,目前正处在一个继续稳定下降的态势。受疫情影响,深圳、上海等地区经济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疫情挑战之下,市场主体的生存面临考验,改善预期、提振内需备受关注。近期国务院密集部署稳经济、促消费,各地方促消费政策也纷纷出台,助力经济恢复。随着多地复工复产复市的陆续推进,促消费再次成为全国多地发力的重点。

  江苏启动促消费系列活动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江苏各地商圈、集市、街区客流逐渐增加。不少地方捕捉消费热点,有序推进复商复市。

  这两天,在镇江西津渡景区,随着复商复市的有序推进,这里的摊位也逐渐多了起来,吸引了市民来这里游玩。

  江苏镇江西津渡经营户 王丽:很有烟火气,也很有生活气息。在我们这边有饮食的,有文创的,有服装的,还有很多非遗的。

  培育消费新动能,5月28日开始,江苏全省启动了为期4个月的促消费系列活动。江苏将统筹区域特色和节庆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餐饮促销活动,推出一批特色美食街区、餐饮商圈、美食展示载体、美食体验店等。开展相关文旅促消费活动,助推文旅消费加快复苏。

  江苏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存:我们组织10万家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超过1000场的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同时我们还从今年开始,通过银联发放了5200万的消费券,能够进一步加快消费市场的恢复。相关的平台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参与消费促进的积极性非常高。

  深圳发布促消费9大方面30条措施

  近日深圳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有9大方面30条措施,涵盖了居民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 主任郭子平:比方说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像手机等等,还包括我们这次在抗疫过程中间出的防疫新型机器人等等,都会享受我们消费的政策的扶持。这个政策的出台会拉动消费达到450亿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是此次促进个人消费措施中额度最大的。在促进消费的30条措施当中,鼓励汽车消费的就占到了10条。

  若干措施规定,对新购置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市内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每台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补贴。除此之外,深圳市还在放宽购车条件,推动二手车交易等多个方面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

  汽车经销商销售经理陈坚:有一个措施是增加2万个(指标投放)名额,针对摇了60期以上还没有摇到号的客户,销售额也会得到一些增长和激励。

  除了汽车消费,扩大电子消费市场规模,也是深圳市此次促消费的重点。消费者购买符合要求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将按销售价格的15%予以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

  市民李招杰:我们男孩子对电子产品比较感兴趣,“618”很少打85折这样的力度,像深圳这次最高补贴2000块钱,还是比较感兴趣。

  此外,深圳市还推出了百万用户宽带提速升级促销。鼓励运营商在资费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免费升级家庭用户宽带网速至500兆以上(含500兆)。这对于经常需要居家办公的市民以及需要在家上网课的学生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市民钟慧:因为疫情在家,有时候办公,小孩子要上网课,其实对于宽带的速率需求蛮大的,像宽带的提速也蛮符合自己的需求,挺想办的。

  5月28日,济南市发布实施《济南市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济南市委、市政府将投入近3亿元财政资金,发放汽车、家装、文旅、民宿、体育、购物、餐饮等重点领域政府消费券,带动企业开展一系列打折促销活动,让市民在消费时享受实实在在的优惠。

  5月27日,河南郑州市启动了“醉美·夜郑州”活动,这一活动将持续到8月底,其间将发放超过2亿元的各类消费券,包括1亿元汽车消费券,5000万元的购物消费券,5000万元的线上消费券和3000万元的餐饮消费券。这是郑州历史上促消费活动持续时间最长,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次。

  5月26日起,合肥市商务局将陆续推出54场重点促消费活动,涵盖线上、线下,整个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年底。

  合肥还将举办“6·6”购物节,以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方式促进本地产品销售,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

  近期各地促消费的努力有什么新特点?如何能尽快让恢复消费的努力见到更多成效?戳视频,一起来看特约评论员带来的解读:

  当前促销费举措有以下特点:抓住新能源汽车消费重点;多地发放消费券,可短期内迅速提升消费温度。电子消费券可定位消费方向,可以提升今后继续使用当中的普惠性和精准性。

  发挥消费在经济循环当中的牵引带动作用,稳定住消费,对于稳定生产经营预期也很有帮助。

  在供给上发力,创造更多有针对性的供给产品,满足大众需求。引导大众释放更多需求,从需求,从供给两端同时发力,促销费的努力就能持续稳定见效。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