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技艺活化”嵌入高校美育课
如何提升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能力?这是从教21年来,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系主任陈梅长期探寻的突破口。
200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陈梅到贵州民族大学任教。从事高等教育美育工作21年,陈梅探索出“文化传承+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扶贫+技能扶贫”非遗扶贫模式,以及“传统非遗工艺+多元素文化符号+创新美学设计”品牌,助力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传承与创新。
5月26日,贵州遴选出20名2022年贵州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其中,陈梅榜上有名。陈梅说:“作为高校一线工作者,理应当好民族文化的教育者,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人。”
“匠人”,传承与创新并重。传统民间工艺产品难以融入现代生活,这是长期以来困扰陈梅等许多民间美术工艺工作者的共同问题。
对人才培养而言,就业成为了最突出的问题。陈梅说:“学生毕业就业面窄,对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能力亟待提升。”
既要在人才培养中厚植贵州民族文化,也要在课程教学中注入创新性元素。编写教材、搭建师资团队、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多年来,陈梅带领团队,致力于将贵州少数民族中的染、织、绣、漆、制陶、银饰等工艺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新,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传承+设计创新”为两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实践性。”陈梅告诉记者,团队设计的课程内容以民间美术元素的现代应用和创新设计为主,学校老师还时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交流合作,挖掘专业课内容的创新点。
“匠心”,美育助力乡村振兴。去年11月,陈梅带领团队到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中心完小开展了一场非遗传承乡村美育活动。参观黔陶龙窑遗址、黔陶陶瓷传承基地、教授陶艺技艺……177位小朋友创作了200多件陶艺作品。
陈梅说:“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小小陶艺传承人,在心中种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种子,以乡村美育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技能扶贫”有机融合,探索非遗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新模式,这是陈梅与她的团队近年来致力去做的事。
传承非遗技艺、传播工匠精神。作为贵州民族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负责人,陈梅连续高水平、高质量完成8项国家级非遗研修培训任务,培训非遗传承人350余名,培养了张薇薇、杨胜娇、韦波等多位非遗产业带头人。
陈梅说,要立足本土优势产业进行技能培训,既解决产业对技能工人的需求,也让当地农民拥有一技之长,用美育的力量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匠物”,赋能非遗文化产业。“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省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族工艺,但在现代文化冲击下,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陈梅说。
多年来,依托高校科研平台,陈梅和团队打造了“匠·生万物”品牌,聚焦贵州多彩民族文化,以贵州“匠人·匠心·匠物”为核心,探索传统手工非遗技艺的活化之路,彰显贵州民族文化特色与传承。
在“延承”与“革新”的语境下辛勤耕耘,打通高校、设计师、企业、传承人群之间的壁垒,助力贵州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12月,第二届中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上,陈梅团队的“匠·生万物”贵州高校师生非遗文创品牌项目获初创型团队组冠军,陈梅带领学生创作的“匠·生万物”品牌作品《廻》获“助力贵州苗绣+产业公益奖”第一名。日前公布的第八届贵州省文艺奖中,陈梅的织金砂陶茶具系列作品获民间工艺类三等奖。
“目前,学院已拥有非遗学员500余人,并与20多家非遗工坊、1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陈梅表示,下一步团队将搭建一个有设计、有产品、有生产、有市场的非遗发展新体系,打造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循环体系,带动更多非遗传承人就业,推动非遗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赖盈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