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湖之治”向“生态之治”的转变
“洱波三万顷,轻舟泛长风。琉璃泻万古,浩气开鸿蒙。”400多年前,明代大理白族诗人李元阳一首《泛洱水》,尽抒泛舟美丽洱海的豪迈情怀。
清晨,云南洱海碧波万顷,湛蓝湖水共长天一色。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走出村口,穿过生态廊道,来到湖边,看到湖水清澈见底,不时还能瞧见鲫鱼跳出湖面,不禁感叹:“这湖水一年比一年清。”不远处的湖边石栏旁,时而有游客拍照留念。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专程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详细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在碧波荡漾的洱海边,习近平总书记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大理州党员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守好洱海再出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通过实施抢救模式保护治理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洱海保护从抢救性治理转入到保护性治理和生态修复阶段。最近两年,洱海水质评价均为“优”。
迎着洱海和煦的微风,光明日报记者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等深入洱海流域和相关地区,走访一个个村庄、一个个企业,探寻大理洱海保护与绿色转型发展的共赢之路。
1 洱海之变:从抢救性保护到可持续性治理
20世纪80年代,洱海水质较好,保持在Ⅰ类水标准。“小时候,洱海水可以直接喝,家里吃的水也是从洱海里挑来的。”生活在大理市挖色镇海印村洱海边的赵益琴回忆。
“洱海流域的人口承载量为50万人,但大理市有77万人,洱源县20万人,整个洱海流域近百万人,洱海已不堪重负!”大理州副州长李苏坦言。随着洱海流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洱海污染逐步加剧,洱海水质整体由Ⅰ类向Ⅲ类转变。1996年和2003年,洱海曾经两次爆发全湖性蓝藻,水质急剧下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洱海之水是否清澈,关键在于入湖河流的水质。然而,2015年年底,洱海流域27条入湖河流大多是IV、V类水。作为洱海重要水源的苍山十八溪水量急剧减少,原因之一是无序截流取水。十八溪多达180多个取水口,造成13条溪出现季节性断流,有的全年断流,洱海的优质水源越来越少。
2016年7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曾指出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存在流域空间管控不严、过度开发建设等突出问题。面对严峻的保护形势,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开启洱海抢救模式。大理举全州之力推进流域“两违”整治等“七大行动”,关停湖边2498家客栈,拆除3654户违章建筑,初步遏制了洱海水质下滑趋势,水质总体稳定保持在Ⅲ类。
2018年6月,洱海环湖截污工程全部闭环,全面阻断污水直接排入洱海。挖色镇光邑村村民刘志告诉调研组:“政府给我们免费挖了化粪池,安装了洗菜盆和排水管,收集‘四水’,生活污水都排到地下管网。”
大理还对洱海27条入湖河流实施生态化治理,已有23条达到Ⅱ类水质。建成“三库连通”清水直补工程,累计向洱海补水2.5亿立方米。取缔苍山十八溪的取水口,让清洁水源直接流入洱海,增加了洱海蓄水量。
如今,壮士断腕的抢救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效日益凸显,2021年洱海全湖透明度达到1.78米。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也日益显现,春鲤、杞麓鲤、裂腹鱼等鱼类又重现身影。2021年洱海水鸟调查共记录到64种水鸟,占中国水鸟总种数的21.6%。洱海生态趋稳向好。
作为洱海沿边最重要的生态缓冲区,129千米的环湖生态廊道建成,成为环洱海的一道亮丽风景。2020年9月以来,海西有46千米路段试运营,累计接待游客462.98万人次。
回望洱海保护之路,关键在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工程性治理和生态性修复,扎实推进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全民治湖、系统治湖,闯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2 大理之问:为何洱海变清了,发展却变慢了
“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
这是多年前洱海流域常见的标语,美好的愿望背后,现实却很“骨感”。
洱源县右所镇流经3条入湖河流,原来种植大蒜3.5万亩,是滇西北大蒜主要交易集散地。“全镇农民收入50%以上来自大蒜,大蒜等产业链带来的收益不少于15亿元。”右所镇党委书记杨翱回忆。但为了保护洱海,2018年,洱海流域全部禁种大肥大水的大蒜。“当时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如何发展新产业,不让群众收入减少,成为右所镇面临的重大问题。”
右所镇的困境,也是苍洱大地面临的现实困境。
2019年和2020年,大理州连续两年GDP增速全省倒数第一。大理为什么落后了?大理怎么办?为此,2021年,大理在全州范围内发起“大理之问”大讨论。
“大理之问”聚焦“洱海保护与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展开讨论:在保护好洱海、守住“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
追问一:大理农业如何绿色转型?
为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2018年起,大理州在洱海流域的大理市、洱源县实行“三禁四推”,包括禁用含氮磷化肥、禁种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畜禽标准化养殖等。
痛定思痛,狠下决心,洱海流域削减大蒜种植12.36万亩。“以前村里家家户户种大蒜,现在都改种蚕豆、小麦。”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村村民杨秀弟说。
奶业,是大理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奶牛养殖的粪便污染给洱海保护造成较大压力。于是,大理在洱海流域核心区禁养奶牛,关停搬迁46个规模养殖场;二级保护区以外地区限养奶牛。奶牛养殖和奶业向洱海流域外转移,洱海流域奶牛存栏从10万头减至3万头,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便超14万吨,有效阻断养殖污染入湖。
禁养、限养奶牛,也影响了奶牛养殖户收入。“全镇原来三分之一的农户养奶牛,存栏7000余头,养一头奶牛年收入1.5万元左右。现在缩减到2000余头,全镇奶业收入减少三四千万元。”杨翱说。
大蒜“转移”,奶牛“搬家”,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村民收入下滑,未来生计如何保障?这是待解难题。
追问二:大理工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2020年,洱海流域彻底关停57座非煤矿山。位于大理市海东镇的云南红塔滇西水泥公司老厂等3家年产500万吨、高污染高耗能的水泥厂全部拆除,滇西水泥公司搬迁至宾川县,另两家水泥厂搬迁至祥云县。“3座水泥厂搬迁后,经济开发区的GDP从200多亿元降至80多亿元。”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志东介绍。
洱海周边是生态保护区,传统工业发展思路滞后,空间规划不明晰,导致工业投资和产出均明显放缓,这是大理发展滞后的“痛点”。在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保护好洱海的前提下,补好工业发展和做好产业培植这个最大的短板,是摆在大理面前最主要的任务。
追问三:大理旅游业如何转型升级?
旅游业是大理的支柱产业,每到节假日,景区车水马龙、人满为患、一房难求。然而,繁荣背后一度隐藏着巨大危机:沿湖大规模无序开发、餐饮客栈的排污,给洱海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大理旅游业新业态创新不足,景区缺乏体验式的内容,加之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追问四:生态移民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大蒜、奶牛、企业搬迁,人也搬迁。
为建生态廊道,2018年年底,1806户7270人的“三线划定”生态搬迁户的住房拆除,新建的“1806”小镇需异地安置1073户约4300人。截至2022年4月,5个安置点中的4个已交房。调研组在喜洲安置点看到,许多新房空置,入住村民较少。世代生活在湖边的村民故土难离,新居没有土地,如何增收维持生计?这决定了安置是否成功。
经历种种阵痛,“大理之问”找准4个“痛点”,瞄准绿色产业发展定力不够、产业发展谋划储备不足、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滞后及错失产业主动转型机遇4个“症结”,达成走可持续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的最大共识。
3 大理之路:以洱海保护引领全域绿色转型
面对“大理之问”,大理州用行动一一找到答案:管空间、控行业、减人口、促转型。
李苏说,为避免破坏洱海东岸海东片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大理全面停止海东开发,洱海流域人口和产业向流域外转移拓展,“将祥云作为洱海流域产业重点承接地,经济中心向祥云转移,城市向巍山拓展,在巍山规划建设大理关巍文教科创生态城,推动大理市、祥云县、巍山县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服务滇西一体化的区域中心城市”。
转型一:农业从污染种养业向绿色生态农业转变。
近两年来,洱海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的转变过程中,大蒜种植全部向洱海流域外转移。全州种植的17.27万亩大蒜主要集中在弥渡、鹤庆、宾川、祥云等县。
右所镇也在培植新产业。“我们与云粮集团合作种植绿色水稻3万亩,还发展烤烟、玉米、中草药、花卉等产业,想方设法让老百姓持续增收。”杨翱说。
洱海流域内,正在推进种植业绿色有机化,建成省级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打造“洱海绿色食品”品牌;推进农业节水减排,完成13.23万亩高标准农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在大理喜洲镇仁里邑村,518亩苹果正茁壮生长。该园区正在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于一体的有机水果示范基地。在弥渡寅街镇永丰村,春沐源农业企业巨型温室中种植的樱桃番茄,已销往全国100多个城市。
为彻底解决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大理州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三方合作,请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团队在古生村设立科技小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及农业绿色发展科研攻关。
洱海流域奶牛禁养限养,欧亚乳业等企业在流域外积极扩大奶牛数量,鹤庆和弥渡两家奶牛良种场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奶牛示范场,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要求,目前云龙、巍山、祥云等县的5个万头奶牛牧场已全部开工。2021年大理州奶牛存栏总量占云南省的38.5%,生鲜乳产量、产值均位列省内第一。
转型二:工业从“围湖开发”向“跳出洱海”高质量发展转变。
大理通过创建绿色产业园区、引进绿色环保项目助推绿色转型,同时将传统工业向洱海流域外的祥云、鹤庆、宾川等地转移。
2020年9月,云南省信创(大理)产业园挂牌成立,不到一年,已有长城科技、科大讯飞等36家企业入驻。大理州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合作共建数据治理工程试点城市,跻身“全国城市数据治理工程”首批试点城市。
洱海流域的垃圾怎么办?大理经开区的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公司使“牛粪变黄金、秸秆变宝贝”,对洱海流域的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全收集和资源化处理利用,生产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料系列产品,年可处理有机废弃物195万吨,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新路。
在鹤庆县溢鑫铝业公司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基地,长1100米的高大厂房车间十分壮观,从熊熊燃烧的熔炉,到一块块硕大的精铝锭,宛若变魔术一般。水电铝迅速带动鹤庆工业经济,2021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9.61亿元,总量位列全州第二。
转型三:旅游业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面对洱海保护治理和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大理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转型升级,使大理旅游从苍洱核心景区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双廊镇正在打造洱海保护治理、旅游秩序规范和转型升级示范区,走出一条生态、文化和艺术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依托一批艺术家,厚植舞蹈、电影、农民画等艺术文化;对589户餐饮客栈经营户精细化管理,推动餐饮客栈减量提质。“有一种生活叫大理”“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等一系列大理文旅新IP正在助推文旅新业态不断壮大。
按照规划,由生态移民安置点组成的“1806”小镇,也将分别打造为南诏小镇、康养小镇、田园小镇、喜洲小镇和风味小镇,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的旅游服务产业。
4 洱海之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洱海之变,重现“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诗意画卷;大理之问,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践行。大理持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有四点经验可资借鉴。
经验之一:湖泊治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路径。
大理根据高原湖泊的生态特征,把湖泊治理纳入全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全局中,以全域谋划和绿色转型的有机融合探索可持续的治理路径。坚持依法治湖、科学治湖,为洱海保护治理奠定了可持续性和长久性的根基。
经验之二:从“一湖之治”转向全域联动治理。
大理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联动治理转变。“大祥巍一体化”布局激活了大理区位优势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大理成为集历史聚合力、文化吸引力和生态亲和力为一体的“诗和远方”。
经验之三:湖泊保护从政府主导走向全民参与。
大理坚持全民治湖,厚植洱海全民保护意识,并最终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共赢的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地生根,“保护洱海,人人有责”已在大理深入人心。
经验之四:推动全域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大理以洱海保护引领全州绿色转型,坚决取缔和禁止流域内的污染产业,创建绿色园区、引进环保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破解了洱海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着眼于高质量发展。调研组建议,大理洱海保护和绿色发展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三生和谐”的空间关系。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和优化洱海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
——处理好“三产融合”的发展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生态+”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构成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的“颜值”和产业的“绿值”,使绿色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处理好“多方共赢”的利益关系。确保湖泊治理各主体全面持续参与湖泊保护的同时,构建以民众、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赢的机制,让生态移民安心,让农民持续增收,让人民群众从洱海保护和绿色发展中长久受益,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调研组成员: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杨正权;光明日报记者张勇;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刘婷、曹津永、王贤全、胡庆忠,副研究员刘镜净、刘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