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咱的国之重器30】东方红五号:让卫星公用平台从“跟跑”变“领跑”
【晒晒咱的国之重器30】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东方红,太阳升……”
提起“东方红”卫星,许多人都不陌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它不仅开创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还把“太空‘听得到’《东方红》”的豪迈,撒向寰宇。
此后50余年,中国卫星研制能力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东方红”卫星(平台)家族,从“一号”到“五号”,枝繁叶茂,不断壮大——
2019年12月27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实践二十号卫星随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20年1月5日,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105.5。,几个月后在轨完成全部功能验证和新技术试验。
至此,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东方红五号”(以下简称东五平台)研制成功了!
卫星公用平台有啥过人之处?
“卫星公用平台就好比一辆公共汽车,通过搭载不同的乘客(载荷)来实现卫星的应用性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二十号卫星总设计师李峰这样比喻。
如此一来,只需做少量适应性修改,就可装载不同的有效载荷,从而缩短了卫星研制周期,节省了研制经费,提高了卫星可靠性。据介绍,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卫星公用平台的设计方法。
作为东五平台的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重达8吨,有近8米高,携带了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翼展最长的太阳翼。而且,为适应多种载荷及扩展需求,实践二十号放弃了传统的承力筒式结构,创新性地采用桁架结构技术,有效提升了平台的承载能力和适应性。
“如果说东四平台让我们具备了同国际同行同台竞技的实力,那么到了东五平台,我们就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工程师、实践二十号卫星总指挥、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总指挥周志成院士自豪地说,东五平台填补了东方红系列大型卫星平台型谱的空白,可满足中国近20年内高通量通信卫星的需求。
能力超强,设计理念新,东五平台的一身“绝技”让它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广泛应用于高轨通信、微波遥感、光学遥感、空间科学探测、科学试验、在轨服务等,是世界航天领域少有的多适应性平台。
“在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东五平台也能在技术推动、商业航天市场拓展等领域拥有更大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二十号卫星产保经理郝燕艳肯定地说。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4日 01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