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当代流行音乐要坚持人民创作导向

发布时间:2022-06-15 14:35: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阔(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要将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当作文艺工作者的根本立场。如今,党中央反复强调“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并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始终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时代的发展塑造了诸多文艺类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在文艺人民性立场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198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首《我的中国心》通过电视机飞进了千家万户,澎湃的歌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记录了无数中国人的奋斗历程。这样的流行歌曲还有很多,《明天会更好》《让世界充满爱》《北京欢迎你》《一起向未来》等音乐作品,从人民群众的奋斗故事中深挖创作题材,着力描述中华民族的时代之变,凝聚成不同时期国人心潮澎湃的真实表达;《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走西口》等歌曲,从人民群众的乡土文化出发,着力展现民间文化之美;还有不少借助互联网传播开来的流行歌曲,成为网络文化潮流的时代印记。

  中国流行音乐在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也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音乐创作的宝库,从中汲取营养,创作精品,引领大众审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流行音乐创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结合的途径,以曲艺唱腔、民族器乐、古典意象、古典诗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共同建构起流行歌曲的中国风格,使中国流行音乐在本土化进程中展现出了更为鲜明的中国美学特质,受到了广泛欢迎。前段时间,几位歌手接连举行了线上演唱会,一批经典流行音乐勾起了歌迷的青春记忆,引发热议。其中,歌手周杰伦早期演唱会重映屡登热搜榜。众所周知,周杰伦的很多作品都是中国风歌曲的代表。如《青花瓷》《本草纲目》等,无论是歌词,还是曲风,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宝贵灵感。这些音乐作品,满足了观众期待,也引领了审美风尚,成为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

  总而言之,中国流行歌曲密切关注中国社会变迁,创作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植根人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记录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审美需求之变,以独有的魅力呈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展现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土壤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全媒体丰富了人民群众享受音乐的方式。数字音乐逐渐取代传统唱片载体,音乐传播的时间、空间局限被打破,各类音乐平台竞相发展,成为流行音乐传播的主阵地。融媒体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短视频软件、自媒体平台重塑了流行音乐的传播模式,建立起全方位传播矩阵。观众可利用各类软件,随时体验音乐科技带来的最新成果,形成了准入门槛低、形式多样、易于操作的音乐参与方式。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流行音乐传播载体,音乐创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不断拉近。目前,各类音乐平台不断通过技术升级增强观众的体验感,从线上音乐社区到音乐直播,互联网将用户、平台、音乐创作者联结成一个整体。歌手与观众的互动更便捷,观众通过音乐平台享受精彩表演的同时,还可以实时发弹幕评论,促进了台上台下的碰撞交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然而,在科技、手段、平台等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流行音乐领域的新作佳作显然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华语乐坛人才辈出、好歌涌现,当前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的确需要从业者认真反思。

  对于普通听众来说,有些新歌几乎“长得一样”,像是同一台机器批量化生产的工业品。有的歌曲歌词中英文夹杂,不知所云;有的歌曲旋律单调,没有记忆点;有的歌曲舞台呈现一味求“炸”,缺乏美感。当某些创作者一味追求科技含量、国际范时,中国流行音乐原本具备的古典美、写意美,乃至人民性,都淡化了,甚至不见了。

  当然,部分流量歌手的创作,并不能代表中国流行音乐的整体发展现状。歌坛也不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歌,如《孤勇者》《听闻远方有你》等,受到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重申“文艺为人民”的重要性。越是面对科技的进步、音乐理论的发展,越要将笔触倾向人民,坚持与时代同向,与人民同行,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用好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让流行音乐再创佳绩。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在不断尝试中开拓流行音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撞的新模式,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意志与情感。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审美观、价值观,不断在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求索,发掘更多有历史厚度、文化深度、情怀温度的创作题材,努力实现将流行音乐的表达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取向紧密结合,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音乐创作中,不断开启新的篇章。

    (本文系202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中国精神’表达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