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西安父子两代合力制作微缩“钟鼓楼”:方寸之间彰显古建之美

发布时间:2022-06-17 09:52: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解说】近年来,随着古建微缩技艺的兴起,让许多传统古建筑得以直观地展现,拉近了世人对古建文化的了解。西安男子张欣是一名古建微缩技艺人,他于近年和其父亲一起制作了微缩版明代“钟鼓楼”。

  今年48岁的张欣,从小受父亲影响,便对古建微缩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张欣介绍,其父亲是一名传统木匠,早年从事木工技艺,并以此维生。20世纪80年代,张欣父亲开始钻研古建微缩技艺,并通过查阅相关建筑类古籍,制作了些许古建筑微缩模型。在其父亲的熏陶下,张欣也钻研起了古建微缩技艺。

  【同期】西安古建微缩技艺人 张欣

  我也逐渐地通过耳濡目染,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技艺,我也是开始学习漆木工操作工艺,然后再学习古建筑的一些知识,再学习绘制图纸,然后一点一点地开始做小型的小饰作品,然后和我父亲一起合作做大型作品,再逐渐和父亲做群组作品,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解说】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留存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它们也成为了张欣和其父亲创作的“对象”。据了解,父子俩依据《清式营造则例》测绘了西安钟鼓楼图纸,并按 1比60的比例制作了微缩版明代“钟鼓楼”。记者看到,微缩版明代“钟鼓楼”以木质结构为主,上面门窗、圆柱、斗拱等细节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同期】西安古建微缩技艺人 张欣

  这个是西安鼓楼微缩艺术品,这个是我父亲画的大样图,我和我父亲两个人共同制作完成的,总共花了一年多时间,这个是有5000多个构件,然后通过榫卯组合到一起,这个里面最难的这个地方就是这个屋面,它只有薄薄的一个毫米,而且是整块木料手工开具制作出来,这个工艺要求是比较高的技术难度比较大。

  【解说】制作一件精美的古建筑微缩模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考究”,更考验的是其深厚的技艺“功底”。张欣表示,“方寸间”的手上功夫必须过硬,才能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近年来,张欣和父亲先后创作了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建筑群”微缩模型,明代“钟鼓楼”微缩模型,清代“六角亭”及“四角亭”等微缩模型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走进了当地博物馆展台,供世人参观。

  【同期】西安古建微缩技艺人 张欣

  我们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严格按照古制,完全复原出作品,古建筑微缩艺术品可以将中国这个古建筑文化,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它讴歌着我们先民的勤劳和智慧,让世界更多的人喜欢中国的古建筑文化。

  【解说】一座古建筑就是一段历史“缩影”,更是融合了古人的智慧与美学,作为古建微缩技艺人,张欣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读懂”中国古建文化。张欣说,接下来会继续钻研中国古建微缩技艺,制作更多精美作品,向世人展现中国古建之美。

  记者 梅镱泷 阿琳娜 西安报道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