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走出的传媒人②】对话董山峰:坚持做“老妪能解”的新闻
Q:河北青年报记者;
A:董山峰;
Q 从1989年清华毕业到《中国高等教育》杂志,1994年调入光明日报到现在,您从事新闻工作已有33载,您认为新闻工作的价值何在?新闻工作又给您带来了哪些变化?
A 新闻工作能让人把世界看清楚。这个世界包括万物和你我。
我是1971年开始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现为徐水区)南孤庄营村读小学,后来到徐水一中读中学,到清华大学读大学,除去基本的吃饭穿衣等费用,我没有花过什么钱。不仅如此,在清华读书期间,因为我来自农村,我的助学金是最高等级的每月20元钱,读第二学士学位期间还享受国家对研究生班每月76元的补助。想到求学期间国家教育政策的关怀与支持,我总想为国家,为包括父母、老师在内的社会大众做点事情。少年时,我看到母亲在生产队劳动时,蹲在地上很辛苦,就想办法抱来一点秸秆,让母亲坐着干活。但如果想为国家和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做点事情,仅凭热情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国家,了解人心,了解世情,才能使自己的努力对国家和人民有用,才能推动更多人的努力对国家和人民有用。这就涉及到新闻工作特有的价值。
在清华读书,我的第一学位是理工科,第二学位是人文学科。1989年大学毕业到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我就开始了新闻工作。后来调到光明日报,工作的新闻属性更典型了。学习并从事新闻工作是我主动选择的,至今从来没有后悔过,甚至常常感觉还有大量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每天总想多做点调查研究,多了解些情况,多写些报道或内参,多策划编辑一些高水平文章。这是为什么?我的体会是:新闻工作能使新闻从业者和全社会了解国家、了解人心、了解世情。如果没有了解,我们建设国家、服务人民、推动进步就难免纸上谈兵、南辕北辙甚至犯形式主义;因为有了解,有了接近事物全貌和本质的了解,我们为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努力才能有用,有大用。
做新闻工作越久越使我变得谦卑。
大家留意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的变化了吗。作为媒体工作者,倪萍过去在电视节目的各种场合可谓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但是在近年一档电视节目《等着我》的现场,面对距离我们现代化城市并不遥远的地方所发生的各种拐卖与生离死别,倪萍的气质中没有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美目流盼和神采飞扬,常常是黯然神伤和泣不成声,还经常像一位街头大妈一样为人擦拭眼泪,安抚那些受伤的心灵。我本人也有类似感受,在新闻领域工作时间越长,越感觉我们当下的努力距离教科书中对新闻事业价值与作用的描述还差得很远,感觉自己的工作对世界的改变很不够,对国家的贡献很不够,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很不够。在这方面我一直在努力,努力的结果有两个层面:一是工作效果和思想认知有所提升;二是发现了自己更多的浅薄,越发感觉需要谦卑、虔诚、奋进和创新。
举例来说,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仅就其中“高举旗帜”这四个字来说,我们就应该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需要新闻界来高举旗帜,新闻舆论工作者有怎样的特性、素质和能力适合高举旗帜,我们如何选择、培养和锻炼高举旗帜的人,新闻界怎样做才说得上是高举旗帜。我们也应当更加具体的思考:不精准理解和掌握党中央的精神能不能高举旗帜,简单重复文件话语能不能高举旗帜,不讲好中国故事能不能高举旗帜,盲目追求流量和经济效益能不能高举旗帜。用这样的思维来对待新闻工作,我们才能发挥出新闻的价值,新闻工作者也才能因新闻而更有价值。
Q 您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初心是什么?作为从业多年的新闻人,您对刚入行业的新人有什么建议?
A 我做新闻工作,初心就是和大家一起看清世界。
我是学理工起步,不少校友都是影响力很大的企业家,工作中采访过的企业家也很多。在与企业界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财富所带来的未必是幸福,高净值人群的痛苦其实很多。这些痛苦的来源之一就是对世界和人心的不解和误判。
在30多年的新闻出版职业生涯中,我很注意通过新闻报道和文化产品为读者提供他们所不了解的事实和视角。比如,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纷纷赞扬中国化学界在国际学刊发表论文数量节节上升时,我和许多有识之士交流后,写出了《中国化学切莫走偏》这篇文章,提示化学论文大国与化学论文强国、化学科研强国、化学产业强国之间尚有很大差距,呼唤着眼长远发展的科学视野和严谨学风。现在,我主编光明日报旗下著名读书类期刊《博览群书》,也通过和国内顶级学人和优秀文化人联手,力求通过评介名著与经典,展示大众视野所不及的生活侧面和认知维度,从而用作品陪伴大众“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我坚信,人在宁静中,才有高水平的创造,才有高质量的幸福。
对于新闻界新人而言,建议大家学习白居易写诗“老妪能解”的文风和学风(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每当采访和行文,不妨自我设问:白居易为谁写诗,我为谁采访和行文?行文为什么需要人看懂?仅仅能看懂能不能引发读者共鸣?怎样创造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怎样通过雅俗共赏的作品推动大众幸福和社会进步?
如果一位新闻新人能这样起步和坚持下去,我们还需要担心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自身的成就吗?
Q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习惯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接受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同时自媒体等内容生产者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人认为传统媒体已经失去其价值,您认为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寻找自身定位?
A 无论媒体介质如何改变,新闻和媒体是人们永远都需要的,因为了解信息,是人天然的需要,是世界运转天然的需要。
用好随时出现的各种新媒体,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我看当下,虽然各种媒体和信息令人眼花缭乱,能够达到习近平总书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字要求的作品还很是不够,因为要达到48字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站位高远、俯瞰全局、体察人心,这不是一般境界和一日之功。只要坚持让这样的作品充满我们的媒体,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型媒体,都必有其强大生命力。
拿《博览群书》杂志来说,我们是邀请全国顶级大家和学术新秀来评论各种作品,包括经典、名著和各类新作品。读者一时读不到、读不完、读不懂的作品,有专家解读;读者喜欢一部作品,同类型作品和相关作品情况如何,有专家解读。学界大咖对作品的解读,不仅评价作品,而且能传递不同的学术思维和学术方法,让读者在多个维度受益。我们虽然也借助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媒体号等新传播形式,但传统的杂志依然是一大批读者的挚爱——在微风吹拂的凉台上,阅读一本激荡思想的杂志,所带来的心灵宁静与解放,会激发怎样的人生化变,谁能说这种化变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Q 同样在上述背景下,有些记者“迷失”了,缺乏职业荣誉感,有的转行,有的消极怠工,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A 我经历过不同单位,也深度采访过大量企事业单位和各种机构,对员工在工作环境不够积极的表现和在不同单位之间的流动,持理解态度;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力持乐观态度。比如,一个在工作环境状态不佳的员工为什么在人际交往场合表现得积极友好而得体,单位领导层如何借助机制建设唤醒员工最美好的状态,每个员工如何通过自己的创造性贡献改变一个单位的创新生态,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是可以激发智慧,打开境界的。
从我本人的经历来看,我的生活似乎长期受到198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的影响。那道作文题是用三张图讲述一个人挖井的故事:每张图都是铁锹离水只有一段并不长的距离时,挖井者认为土质干硬下面没水而转身离去。当年高考,我的作文题目是选用了荀子《劝学篇》的一句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参加新闻工作后,我始终在新闻岗位上不断向深处挖掘,挖掘到不少新闻水源和文化矿藏,至今仍在像愚公一样挖掘不止。我坚信,一个人只要坚定不移做一件善事,不仅能够感动人,而且能够感动天。在《博览群书》杂志,我编发过大量人物传记的评论,世界上凡是能做成事的人,都是在自己的潜心坚持中,获得了人和天的支持——一个能不断找到水源和宝藏的员工必然前途无量;一个能不断找到水源和宝藏的机构一定不缺少志同道合的奋斗者。
Q 您在讲座中曾提到“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保定自“果树9301班”“西部支教群体”“保定油条哥”之后,很少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您认为保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挖掘“保定故事”,成为“中国故事”呢?
A 保定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荣文化传统的美丽城市,所辖各县区的文化底蕴像星斗一般照亮保定的人文苍穹。仅从其“保定大都、安定天下”的地名和拱卫京师、京畿重镇的特殊地位,从其曾作为直隶首府和长期位居河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等辉煌纪录,从其遍布城乡的红色历史纪念地,我们就能挖掘出大量从古至今的保定和保定人故事,它们自然都是光芒闪耀的中国故事。要讲好保定的中国故事,让保定故事为伟大中国增光添彩,我们一要有保定自信,二要大胆超越以往的故事视野和讲述方法。在这方面,有很多优秀的保定人为我们做出过示范。比如保定老调剧团,曾高扬地方特色,发掘文化底蕴,培养优秀演员,让保定老调《潘杨讼》和《忠烈千秋》从舞台走上银幕,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当时全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名作名家辈出的时代,保定人能为中国戏剧史献上自己的艺术明珠,必能在方法论上对今天的保定故事讲述者们以启迪。同理,“果树9301班”“西部支教群体”“保定油条哥”等保定故事讲述者的创新探索同样可以为我们超越以往的保定故事提供借鉴。
顺便说一下,保定故事不是只靠新闻宣传工作者开发出来的,而首先是千千万万保定人历尽艰辛、克服困难、锐意创新、矢志奉献做出来的。保定故事的讲述者需要和各行各业的保定人亲密互动,亲情互助,在做与讲的相辅相成中,推动保定的事情越做越好,推动保定的故事越讲越好。
Q 早些时候,您曾写过一些关于保定的稿件,像2005年《“让座”使保定12路车更漂亮》和2010年的《牛粪带来的循环经济——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素描》,可见您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现在保定的发展日新月异,您有什么想对家乡说的话?
A 爱家乡、写家乡,是我多年的情结。目前是因为忙于单位业务,对家乡关注得很不够。将来退休后,我希望能有机会回到家乡来还愿。那生我养我教我的徐水、曾录像记录我中学生活的保定市教科所、照顾我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保定行署第二招待所、接受我采访的保定“红二师”、接待照顾我采访的保定市教委以及保定日报的同志们、接纳我挂职锻炼一年的古朴厚重的顺平县、积极为光明日报社和《博览群书》杂志撰稿写作的保定文化人,还有我很多亲友所来自的保定市各县区,都是我十分感恩和想念的。能为家乡和乡亲做点事,就像游子回报自己的母亲,是我的荣幸。
Q 请您为保定的新闻工作者推荐几本好书,并介绍一下推荐理由。
A 我给各地热爱阅读的人们推荐的书多为文化经典,比如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这些在经典排行榜上都不难找到。为什么总是推荐经典?因为经典任何人都无法指定,只能是千百年来一代代有识之士用眼睛和良知投票评选出来。而经典所具有的关爱人、批判人、启发人的特征,也使得经典对每个阅读者都有裨益。
对于保定的新闻同行,我推荐大家阅读有关保定历史,包括所辖各县区历史的著作。懂得自己脚下土地的历史,是文化自信进而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最重要基础。如果缺少这些著作,各位同行还可以动手开展研究和撰写。对这些著作,省市媒体可以开专栏,邀请文化名家发表这些作品的阅读笔记或评论。其中的优秀作品欢迎向我和《博览群书》编辑部推荐,我们会转发并通过光明日报旗下相关媒体,向全国推介这些作品,因为它们既是保定故事,也是中国故事;既能让保定人爱家乡,又能让全国乃至国际人士从爱保定到爱中国。(记者:刘浩 见习记者:孔二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