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上海活化城市历史文脉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2-06-21 14:35: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题:上海活化城市历史文脉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中新网记者 许婧

  上海因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脉产生了独特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化。过去的五年,上海紧紧锚定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在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中不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城市软实力。

  作为党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上海城市文化吐故纳新,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基本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基本建成,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均衡,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做强“码头”:文化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人们都说上海是“文化大码头”,近年来,胸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上海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世界,积极发挥“码头”集聚效应,让更多人近悦远来,也助力申城逐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优秀文化发展的“大本营”。

  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时装周、上海书展......上海文化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各自领域从业者颇为看重的大平台,纷纷将首发、首演、首映、首展“停靠”于此。

  去年的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即使面对疫情挑战,依然交出了世界首映73部、国际首映42部、亚洲首映89部、中国首映99部的答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首发首演的音乐舞蹈新作多达40多部,新人新作展示项目占比首次接近50%。

  这些亮眼的数据一方面说明上海的文化市场更为开放,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全球文化行业对上海市场的重视,更体现了对这座城市的信任。

  常常吸引全国各地年轻人慕名而来的汉口路650号亚洲大厦距离外滩不远,这幢21层高的写字楼,近年进驻了16家不同类型的演艺空间,2020年8月以来演出2500场,观众27万人次。

  2018年以来,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区域及外滩、创意码头、世博滨江、新天地、复兴路,“一中心、五集群”的“演艺大世界”格局渐成规模。在今年初发布的数据中,按照名家名团、首演首发和市场口碑标准,上海全年“演出月历”里,演艺大世界区域内的演出占比约70%,俨然已成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

  善于吸引与集聚人才,也是上海作为“文化大码头”的一大特色。5年前,上海提出了“文教结合提升专项行动”,并开展了“文化名家选拔推荐”“青年文艺英才培养计划”等重点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名家、大家扎根上海,上海的文化底蕴也愈发厚实。

  上海的城市文化不仅构筑着城市吸引力,也让年轻人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

  2017年来沪观演后,苏州小伙张旭辰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登台演艺大世界。“上海最好的地方,就是给予新人丰富的机会和平等亮相的舞台”。

  激活“源头”:原创文化精品加速迸发

  上海是全国文艺重镇,是文化“码头”,也要做文化“源头”。近年来,上海在引进国际一流展演资源的同时,文化“源头”一直活水不断,文艺院团在精品力作的创作上下更大功夫,叫好又叫座的原创文化精品层出不穷。

  从《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段《晨光曲》到飘逸灵动的《朱鹮》,再到高难海派杂技剧《战上海》片断《丰碑》,“上海出品”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惊艳全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造的原创舞台剧《浪潮》、音乐剧《烽火家书》好评不断。文化“爆款”背后,其实是上海原创力的迸发。

  去年,上海举办营业性演出近4万场,场次规模与2019年疫情前基本持平。眼下,上海各家院团和演艺机构都在埋头打磨原创精品,为演出市场重启积蓄力量。

  在上海,跨界、碰撞、融合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源源不断。兰心大戏院旁,2020年12月开业的朵云书院·戏剧店书店不仅举办讲座、读者见面会,还上演“不插电”音乐会、戏剧工作坊。书店一层摆着“演艺大世界”售票机,市民可以在这里浏览剧目,购买补贴票。

  上海文化“新基建”也进入了发力关键时期。毗邻东方明珠、面向黄浦江,去年7月开馆的浦东美术馆占据了寸土寸金的小陆家嘴地区最后一块土地。

  正在建造中的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众多世界顶级文化场馆,未来将拓展上海文化版图,让文化高地更具世界影响力。

  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诸多文化发展的新愿景、新目标,悄然提升着上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也将是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最直观的体现。

  勇立“潮头”:激发活力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着大量与党的诞生和成长息息相关的红色记忆,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脉。

  “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根基,海派文化是近代上海对于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而红色文化则是在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基础上滋生、发展起来的上海文化基因。”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文史馆馆员熊月之说。

  2016年,上海全面启动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着力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

  在上海,年轻人读“党的诞生地”图书成为一股潮流,上海文学界也启动了红色起点、红色足迹等一系列重大创作项目。

  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三年演出400场,足迹遍布全国40余座城市,并创新打造了“驻场+巡演”双线并进的演艺新模式,成为上海向各地观众讲述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标杆范例。

  “当我们用守正创新的舞台审美,赋予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故事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年轻观众不仅愿意接受,并且能产生巨大共鸣。”饰演“兰芬”的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说。

  在全力擦亮“上海文化”品牌的路上,上海也一直勇立改革潮头,不断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上海市民家门口的文化生活也越过越精彩。

  2019年底,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去年3月,曾被热情市民“秒光”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开班,除本部外,新增静安、徐汇、长宁、虹口四个区分校,46门课程包含汉服舞、相声等小众课程。下半年,又有5个区开设分校。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当下的上海,文化生活多彩,文化竞争力强劲,文化标识度彰显,上海用实践证明,城市历史文脉是活着的,与当下的城市生活产生关联,给予未来发展以文化滋养。(完)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