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近470万件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正式开放
今天(6日),经过一年的筹备和试运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开放,公众可以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官网、微信公众号预约查档参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专门负责收集管理明、清两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机构形成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让公众感受到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一睹百年的历史风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整体建筑高45米,馆名石上镌刻着郭沫若先生题名的字,镶嵌篆刻纹样的雕刻石材,形成了抽象的斗拱造型,具有中国传统符号韵律的内凹式立面特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是具有明清档案保管、保护、利用、展示、研究、学术交流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 孙森林:我们还把馆藏以时间为顺序,来做了明清馆藏的明清历史档案的基本陈列,向公众做一个面对面了解馆藏藏品,对社会公众进行全面的开放。
新开放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兼具档案查阅利用功能,设置了档案查阅利用区,观众可以在电子阅览室查阅数字化档案和胶片,让观众感受明清两代的发展演进和与世界互动交流的过程,感受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展厅,展出了明清皇家档案的载具—金匮和龙柜,专门收藏清代皇帝的实录、圣训、玉牒等珍贵档案,馆内珍藏的金匮有120座、龙柜86座。这些上百年的国宝级文物,每件价值都高达几千万元,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在搬迁过程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将金匮、龙柜完好无损地从西华门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址和皇史宬第一次搬迁到新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 孙森林:(金匮、龙柜)是我们一史馆重要的馆藏,不论是金匮还是龙柜,体积很大,像金匮一个有一百六十六公斤之重,搬起来对于一史馆的人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我们也借助了一些专业的机构和我们一起把这些珍贵的文物从老馆搬到了新馆,能够让公众一睹它珍贵的芳彩。
探秘国宝档案珍藏 感悟古老文化魅力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明清时期档案1000多万件(册),目前,向社会开放近470万件档案,在新建成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推出了基本陈列《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展藏结合特藏《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等四个展览,让人们走进历史档案,感受我国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展览中,有一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金沙江上下两游山水全图》,它是乾隆年间修竣金沙江前绘制的水利工程图,全长77.4米,滩形水势、行船纤夫、马帮驼商、水路陆路中转场景等都为我们重现了当年的历史风貌,《耕织图》《瑞谷图》为我们展现了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景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 孙森林:我们系统地梳理我们明清的文化资源,让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利用展示社会教育等方面向公众,包括向对科研机构和学者来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我们明清历史档案,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
这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尺寸最大的彩绘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这幅《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是17世纪中外天文学家交流合作的结晶, 由明朝内阁大学士徐光启和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等人于1634年绘制,《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曾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秘密立储是一种皇位承袭的制度,在这块“正大光明”的牌匾下,现存的仅有这一件秘密立储匣,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展览从不同层面介绍了我国清代历史档案,让人们了解那段难忘的历史,是一个珍藏历史脚印的地方。
(总台央视记者 高伟强 王新琦 汪晓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