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包信和院士: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2-07-07 14:24:00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解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系列访谈】

  编者按: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为探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光明网推出解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系列访谈,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从他自身丰富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经验出发,探讨创新发展之道。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看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国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中国在创新领域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深层密码”。科技创新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对于科技创新,中国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

  强化基础研究对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解决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包信和强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从基础研究做起,突出原始创新,强化协同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在高端产业上取得新突破,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成果令人振奋。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目前还不够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够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很多是长期存在的难点,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问题,包信和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强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必须加强。但仅仅是基础研究的突破是没有办法做到应用的,要把创新成果推向应用实际上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包信和强调,在一个点上的突破往往会非常显眼,可以发好文章,可以上新闻,但是如果没有配套的技术,它是空的、没有用的。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如何更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包信和建议,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加快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地见效。此外,还要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通过整合财政引导资金与社会资本,吸引国内投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推进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同时,要从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加大奖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同时,要简化束缚科研人员的繁文缛节,为创新人才松绑,才能释放更大创造活力。科研院所和高校也要主动出击,努力做好科研成果向企业和社会的转移、转化,当好推动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总的来说,就是不势利、不功利、有决心、有定力,坚持稳定支持、鼓励持续探索,坚持创新管理、营造良好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包信和举例说,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国家在“两弹一星”研究当中非常关键的基础性问题,自成立几十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强调、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工作,牢记“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速形成主动开拓重大原始创新、针对性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氛围。主要包括,积极部署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工作,联合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相关力量承担国家任务。全面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参与建设深空探测实验室,推动合肥先进光源建设,加快临床研究医院发展。面向国家重点急需领域制定“十四五”创新平台建设规划,以平台建设和重大任务为牵引,进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从“墨子”升空到“嫦娥”揽月,从“天问”探火到“奋斗者号”遨游万米深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主导、参与了多项“大国重器”研究,原创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别注重把基础研究成果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依靠交叉学科的优势联合攻关,利用企业出题、“揭榜挂帅”等方法推动成果转化,把实验室成果变身为产品、产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合肥以科大讯飞为核心企业的中国声谷,以科大量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量子大道”,均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和探索,为国家和安徽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包信和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近年来,我国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干事创业广阔舞台,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我国对重大科研任务实行了“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对前沿探索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还设立颠覆性技术专项,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普遍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让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当领军、挑大梁,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这些举措充分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但是,对于人才来说,事业是“吸铁石”,平台是“梧桐树”。科研人员往往都希望“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东西都用得上,而且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出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相应地就得要有比较好的平台、条件以及精神上的一些东西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做研究的氛围同样很关键,科研人员往往更愿意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事。要着重通过打造高端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点重大任务,以事业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同时,要营造有利于学习科研的创新氛围,创造更多的条件,让那些天资、能力各方面都非常突出的人才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包信和认为,创新创业是一种理念,并不是要直接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创新创业,让学生把这种理念融入到做学问、做研究,铸就科技成果应用的灵魂。

  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探索科教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包信和,既是我国化学物理领域的优秀科学家,熟知创新规律,带领团队做出了很多科技创新成果,又有着丰富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经验,熟悉科技管理和高等教育规律。他表示,都说搞基础研究要坐冷板凳,但从管理者的角度,不能让冷板凳一直冷下去,要让它有温度,让大家都坐得住。大学有责任发挥自己科技教育资源汇集的优势,培养更多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包信和结合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有益探索实践,为一流大学如何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提出了思路。他介绍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引育并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入实施“学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创新促进会”“仲英青年学者”等支持计划,探索青年人才体系建设,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坚持“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给青年人压担子、促成长;建好公共科研条件,为青年教师起步搭好平台;落细“人才第一”服务理念,让科学家安心做科研。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坚决“破五唯”,健全符合岗位特色的分类评价机制疏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堵点”。作为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学校将职务科技成果的七到八成的所有权赋予科研人员,有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这一赋权试点储备项目30余项,已收到赋权项目申请20余项,其中9项已进入公示阶段。

  为培养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技英才,学校基于“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传统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理念,形成具有科大特色的“两段式(通识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2+X培养模式)、三结合(科教结合、理实结合、所系结合)、长周期(本硕博一体化)、个性化(100%自主选择专业)、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行动纲领,成立本科生院,完善高质量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发扬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优良传统,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共建科教融合学院为突破口,探索构建以人才自主培养为核心的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此外,学校还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打造“金课”体系,培育“金奖”项目,建设“金牌”导师团队,培植“金字”招牌,通过这四根“金手指”的指引,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色的高校双创教育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考察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不论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是其他高校,作为汇聚高水平人才、学科、科研成果于一体的知识高地,必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起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要任务。

  (光明网记者刘梦甜采访整理)

  相关链接:

  【思享家】从追赶到超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  

  【思享家】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思享家】更好发挥企业在创新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王贻芳院士:保持纯粹的好奇心,为科技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田刚院士: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激活创新的活水源头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