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人生大事》:温情是穿越沉重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2-07-07 14:34:00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于理

  《人生大事》为疫情之下再次出发的中国电影开了一个好头。电影上映后口碑不俗,在猫眼、淘票票等票务平台上其评分高达9.6分;票房成绩不断攀升。

  《人生大事》是国内少有的涉及殡葬主题的电影,并以此切入沉重的死亡议题。在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里,这应该是一个特别小众的题材。但《人生大事》大卖了。在“小众”与“大卖”之间,电影做对了什么?对于现实题材的电影创作又有着怎样的启示?

  温情叙事包裹沉重议题

  死亡不可避免,有死亡自然就有殡葬行业的存在。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是送行者,他们帮助死者以更体面、更风光、更有尊严的形式离开。但不必讳言,因为对于死亡的忌讳,人们对殡葬行业存在着某种偏见。《人生大事》也毫不避讳地呈现了人们的这种偏见。主人公莫三妹经营着一家叫“上天堂”的殡葬店,隔壁店的人一直认为他很晦气,认为他是“吃死人饭的”,见到他都要绕着走。

  该片导演刘江江之所以聚焦殡葬行业,因为他爷爷和大爷是专做棺材的木匠。在他的儿时记忆里,家里的院子里总是摆满各种材质的棺材。每当十里八乡有丧事,爷爷就要去给人家打棺材,奶奶告诉年幼的他,“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其实就是“种星星的人”。他从小就建立了对于这个职业的温情化的认知。后来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刘江江在采访中也多次接触到这个行业,他看到过这个职业的“高光点”,这成为他创作的契机。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切入这一主题?电影做得很对的一点是,它并不是一部殡葬行业的“行业电影”——这可能会将电影小众化了;而是用一个温情的故事包裹住沉重议题,让观众在不经意间窥见殡葬行业的百态,继而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行业。

  《人生大事》的表层叙事是,殡葬从业者莫三妹与小女孩武小文萍水相逢后,成为相亲相爱、相互治愈的“半路父女”的故事。这一含情脉脉的表层叙事,或许会让观众联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菊次郎的夏天》《白兔糖》等电影,电影中莫三妹与小文的情感递进暖心治愈、催人泪下,贡献了不少动人的片段。演员朱一龙和小演员杨恩又贡献了让人惊艳的表演,让这对“半路父女”的感情演绎得真实可信、具有感染力。

  在温情的表层叙事下,电影渐次进入深层次的关于殡葬行业的思考、关于生死的思考。小文之所以找上莫三妹,是因为她最爱的外婆不见了,装在“盒子”里被莫三妹运走了。孩子对于死亡的认知是懵懂的,并不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装在“盒子”里的外婆到底去哪里了。莫三妹起初很冷漠地告诉小文,“你外婆被烧了,变成烟了……你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此时的莫三妹对自己所从事的殡葬行业缺乏认同感,当他这样告诉小文时,等于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把逝者送到火葬场的人。

  但后来他告诉小文,外婆变成天上的星星,当你乖乖睡着后,天上的星星就会掉到你的梦里来。这是以诗意、浪漫、温情的想象,帮一个小孩消解死亡带来的沉重与悲凉。而这时的莫三妹也已经自我接纳,知道自己是“种星星的人”。他也理解了父亲所说的,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内心得有“圣人心”,才会敬畏死亡、敬畏死者。

  电影经由几场葬礼,一步步拓展着观众关于死亡的思考。莫三妹的父亲令观众印象深刻,他一生从事殡葬行业,送走了无数人,所以他对死亡反而看得更开。人们总是说“人生除了死亡,都是小事”,电影则更进一步告诉我们,“死亡其实是一件小事,如何好好活着才是一件大事”。最后莫三妹父亲的骨灰,化作了天上的烟花。生的时候要轰轰烈烈地活,死才能如烟花般恣意绚烂。

  笑中带泪引爆现实题材

  《人生大事》令业内感到欣喜的是,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在市场上大卖了。近两年,现实题材的电影屡屡在市场上获得好口碑、好票房,如2020年的《送你一朵小红花》、2021年的《我的姐姐》、今年春季档的《奇迹·笨小孩》。这些电影均直面更为尖锐沉重的现实议题,《送你一朵小红花》聚焦绝症与死亡,《我的姐姐》揭示“重男轻女”痼疾,《奇迹·笨小孩》刻画小人物在大城市里的困境。事实上,国产电影从来不缺乏对现实议题的关注。只是,以前类似题材电影很难大卖,更不要说出爆款了。而近年来现实题材电影却持续火热,成功的秘诀何在?

  此前绝大多数现实题材电影,走的是文艺片的路线——注重导演的个人表达,忽略观众的观影偏好。固然电影在业内与影评人那里获得好评,但与普通观众之间存在隔膜,很多观众觉得电影“曲高和寡”,与他们将看电影作为休闲娱乐的诉求并不相符。

  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指责观众“水平低”,看不懂那些晦涩表达的电影;也不能指责那些“曲高和寡”的电影票房不高是“咎由自取”。毕竟,一个丰富多元、百花齐放的电影市场,一定是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表达,也能够尊重不同的观影诉求。当然,更两全其美的办法是:现实题材既有直面现实的真挚表达,也能够抵达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可与欢迎。换言之,让现实题材电影更好地“商业化”。

  《人生大事》等这些成功的现实题材作品的一个共同点是,“笑中带泪”。沉重的现实议题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总能让观众为之“落泪”;可如果电影只剩下悲情,观众或许会觉得电影过于致郁,则可能局限了电影的受众群。所以,这些电影纷纷以温情的叙事或喜剧的叙事包裹现实议题,以温情化解残酷,以笑声抵抗沉重,以励志驱散阴霾……如此一来,电影既深刻揭示现实,引起观众思考;而“笑中带泪”又让观众情绪上得到了宣泄,有一种观影上的满足感与治愈感,同时电影具备了流行元素,现实话题带动了更广泛的讨论,从而引爆电影的热度。

  好哭、好笑、好看,愈发成为现实题材的破圈公式。《人生大事》很好地践行了这一公式。对殡葬行业的刻画控制在观众可接受的范围内,对死亡有所思考,也点到为止;在此基础上,电影花费大量篇幅展示莫三妹与小文日常相处中的种种趣事、囧事、温情事,为观众带来很多笑声,而电影中的几个高光时刻也让电影院抽泣声一片。温情是穿越沉重的力量,也是创造流行的催化剂。

  疫情影响下,影视行业面临不少困境,而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危机也是一个转变的契机。大投资、大制作的浮华大片或许会受阻,现实题材成为新的风口。我们期待更多的电影人关注现实,更多揭示现实不为人知或为人所忽略的横截面,以深刻引起思考,以真诚打动人心,助力国产电影渡过难关,重返巅峰。(于理)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