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做群众饥时的一粒米,寒时的一寸纱”——记江苏省泰兴市信访干部白国龙

发布时间:2022-07-27 14:25: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苏 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戴 平 裴 峥

  每天早上7点40分,白国龙雷打不动地摇着轮椅出门上班。他是江苏省泰兴市信访局的三级主任科员。从2006年至今,51岁的他已经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坚守了16载岁月。他走大街穿小巷,过雨塘绕田头,用一双手摇过35000多公里行程,接访群众5000多批次,写下100余万字接访感悟,群众满意率达96%。

  “我愿做群众饥时的一粒米、寒时的一寸纱,为他们撑起一把雨中的伞。”白国龙说。

  白国龙曾是一名军人,军营锤炼了他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品格。2006年,白国龙调到泰兴市信访局工作,负责办理人民来信、征集人民建议。白国龙认真分析每一个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症结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心比心分析给群众听。工作之余,他还收集、观摩、分析众多成功的心理学案例,逐渐成为群众信服的矛盾调解专家。

  正当工作得心应手时,2008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深夜,37岁的白国龙因摔伤造成高位截瘫、半身不遂。面对命运的打击,白国龙没有屈服:“我是一名党员,是丈夫,是父亲,是家庭的主心骨,我怎能成为社会和至亲至爱的拖累呢?”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康复训练,2009年,白国龙重新回到了信访工作一线。为了不耽误工作,在医生的指导下,白国龙开始了特别训练,每天用有刻度的水杯定时定量严格控制饮水,从而形成排尿生物钟,把上厕所问题在家里解决。

  身边的同事觉得白国龙就像是一台精密、从不出错的“仪器”。“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提前到班,除了固定的外出治疗外,这么多年没有请过一天假。”泰兴市信访局副局长周武林的话语里满是敬佩。

  然而,对自己一贯严格要求的白国龙,却总是用最大的宽容和耐心对待群众。身处一线,难免会遇到情绪激动的信访群众,白国龙却从未与他们争吵,他的回应方式,只有“真诚”和“耐心”。

  2019年5月,刘女士一进门就急得哭了起来,白国龙赶紧摇着轮椅从接访窗口出来,来到她身边:“不要急,你慢慢把事情告诉我。”原来,刘女士家里动工建房,邻居说地被她家占用了,要求把地基退让5厘米,她不同意,邻居就阻止她家建房。虽然经镇、村多次调解,房子却一直没有建起来。

  白国龙一听完,立即打了辆出租车赶赴现场。只见地基、建筑材料和各种施工工具裸露在院子里临时搭建的棚子中,刘女士全家5口人在这里已经住了半年,棚内一片狼藉。看到这样的情景,白国龙坚定地对她说:“无论如何,在雨季来临前,我一定让你家住进新房!”

  白国龙请来了刘女士的邻居和镇村干部,一起坐在棚子里,开始调解双方的矛盾。天色已暗,在闷热的小窝棚里,白国龙大汗淋漓,却没有丝毫不耐烦。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做信访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和解忧人。白国龙每年的医药费要花好几万元,经济并不宽裕,但在他的办公室抽屉里,却经常放着几百元现金,以便为来访群众吃喝用,有时候还会为他们解决交通费。“遇到困难群众来信访,自己也会暗暗流泪。”白国龙深切体会到群众在困难时的无助和痛苦,更拉近了他与群众的情感距离。

  为了将信访工作送到群众家门口,2017年,白国龙牵头创设了“亲民工作室”,总结出“热心接待,耐心倾听,诚心沟通,细心分析,真心疏导”的“五心”工作法。此外,白国龙主动将工作时间向八小时外延伸,在晚上群众相对空闲的时间段,搭建“民情夜话”热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截至2022年5月,共建成亲民驿站91个、细说心语室93个,接访3412人次,“民情夜话”接待467名群众,营造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信访生态。

  沉到最基层,干在第一线。白国龙用行动彰显了信访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先后获得“全国最美信访干部”“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我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如果能将老百姓反映的合理诉求都妥善解决,我就是受再多的委屈、吃再多的苦都值得。”白国龙说,“民心是一杆秤,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会永远记住你!”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