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追梦火焰蓝·守护万家灯火|袁建兰:消防尖兵的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2-08-19 15:36:00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重庆819日电(记者 安俐 杨逸凡)17年扎根基层,17年水火考验,17年初心不改。从“吊车尾”到消防尖兵,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袁建兰练就一身临危不乱、胆大心细的好身手,数次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满身伤痕,是他身为一名消防员的勋章,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从“垫底新人”到业务骨干 他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凡

  每个男孩在小时候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在袁建兰心中,和平年代的英雄就是消防员。“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消防员救人,那时候就想,我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18岁那年,梦想终于成真,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因为身材瘦弱,体能跟不上,训练不达标,袁建兰总是最常掉队的那一个。“没有强健的体魄,自己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保护人民群众呢?”当时只有90多斤的袁建兰给自己制定了“魔鬼训练”计划。绑着沙袋、背上空气呼吸器、提着水带主动加练,熄灯前还要再来100个俯卧撑、100个下蹲、100个仰卧起坐。慢慢的,他从赶上训练进度,到超越同班战友,逐渐成长为一名“尖刀兵”。

  2006年底,袁建兰“一雪前耻”夺得重庆市消防总队3000米长跑比赛第三名;2010年赢得全国南方片区消防业务比武冠军;连续多年参加总队、片区“业务比武”,带领团队取得优秀成绩,其中两梯连挂项目连续4年获得冠军。

  2018年7月,袁建兰和队友代表重庆市消防总队与东盟友好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内7个消防总队的队员同台竞技,他轻伤不下火线,忍痛上阵勇夺楼层火灾内攻操班组项目第一名。

  他常说:“只有不断的训练,磨练身心,磨砺意志力,在遇到险情的时候才能更加从容应对,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为救援争取时间。”

  恐惧是人的本能 但他义无反顾 站在危险面前

  建兰深知,自己获得的荣誉越多,责任和使命越大,就越要当好榜样、做好示范。面对危险,他总是义无反顾逆行冲锋在前。

  2009年,重庆高家花园大桥发生火灾。该桥车流量很大,火势一旦蔓延,必将影响全城交通。袁建兰发现大桥外部浓烟滚滚,但并无起火点,他带领攻坚组队员每人背负20余公斤的装备器材,从桥面悬空索降至箱梁内部,顶着高温纵深进攻。桥洞内部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通风口,一旦不慎踩踏,极易发生危险。袁建兰与队友摸索前行。疑似起火的大桥桥洞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眼看空气呼吸器含氧量告急,后方队友提示袁建兰轮换,已经找到起火点的袁建兰尽量缩短救援时间,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冒着极度缺氧的危险继续战斗,最终成功将火扑灭。

  2020年8月,受嘉陵江过境洪水影响,水位不断攀升,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渔人湾码头海鲜市场负一、二层被淹。由于冻库海鲜存量较大,海鲜冻品腐烂将可能产生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有毒气体,辖区内的大型危化品储存库也浸泡在洪水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袁建兰和队友们肩负起转移危化品的重任,转移期间,有罐体出现泄露,关键时刻,袁建兰徒手关闭阀门止漏,防止了危险的发生。五天四夜的水中浸泡和极度缺乏睡眠,袁建兰一刻不停,昼夜不懈,在充满有毒气体的渔人湾码头穿梭转战,直至成功排险。

  参加消防工作17年来,面对各种急难险重任务,袁建兰始终冲锋在前,参加灭火战斗、抢险救援50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800余人。他常说:“消防工作让我学会了担当,我们青年人更应该有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每逢节假日袁建兰都在队站度过。3岁的女儿总是期盼父亲能够常常回家,陪伴左右。女儿天真顽皮,总爱四处乱跑,家人开玩笑说,总是乱跑,万一走丢了怎么办?女儿却说:“我不怕走丢,我爸爸是消防员,就算我走丢了,爸爸也能找到我!”即使不能时常见面,但消防员老爸永远是她心里的“超级英雄”。

  家乡的点点滴滴是袁建兰心底最深的牵挂。2010年回家探亲,袁建兰了解到,当地政府正在倡导退耕还林,但乡亲们觉得种树见效慢、没收益,积极性并不高。“我想尽自己努力转变乡亲们的想法,种树既能给大家增加收入,又能改变家乡面貌。”每逢休假,不论严冬酷暑,还是田间地头,都有袁建兰带领乡亲们种树的身影,他还找来专业农技人员对乡亲们进行技术指导,从一开始种松树,到后来的经济树种茶油树、脐橙树,2010年至今,袁建兰和家人带头在村里植树,累计达到5000余棵,带动乡亲种树500多亩。每逢休假,袁建兰和战友们还抽空到辖区老旧小区清理垃圾、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还担任辖区学校校外辅导员,定期前往学校宣传消防知识,组织消防培训,得到师生们的一致称赞。

  从“垫底新人”到年轻消防员眼中值得信赖的大哥,是17年来的阅历与沉淀。面对血与火的考验,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无愧初心,他始终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