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金风吹稻浪 瓜甜果飘香 全国各地陆续开启丰收模式

发布时间:2022-08-23 10:32:00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金风吹稻浪,瓜甜果飘香。初秋八月,乡间田野到处都是一派丰收好景象。进入8月中下旬,新疆焉耆县、沙湾市等地的辣椒进入丰收采收期。由于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为当地百姓带来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新疆:色泽饱满枝头挂 火红辣椒迎丰收

  新疆焉耆盆地是重要的辣椒产地之一,近年来,逐步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焉耆盆地的红辣椒个大、色泽鲜艳,不仅可以鲜食,还能提炼色素,颇受市场青睐。在焉耆县上五号渠村,村民马西新正在辣椒地里忙碌着,今年他家种植了10亩地,还挂在枝头上的辣椒早已被客商预定了。

  新疆巴州焉耆县上五号渠村村民 马西新:今年的辣子还好,比去年还要好,我看今年这个价钱价格,一亩地能卖到1.5万元左右。

  村民将新鲜的辣椒去蒂切开后进行自然风干挂晾,红彤彤的鲜辣椒被整齐地挂在晾晒架上,享受“日光浴”。随着焉耆县辣椒美名远扬,当地农民的种植热情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焉耆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市场需求从选种、播种、水肥管理、采收、销售等各环节对农民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

  除了焉耆县,这几天,新疆沙湾市种植的四万多亩辣椒也陆续成熟采收,这些采收的辣椒为米粉椒,沙湾市当地老百姓俗称为“大辣皮子”,经过晾晒、脱水后,是炒制新疆大盘鸡不可或缺的配料。在沙湾市金沟河镇的一片辣椒地里,村民们忙着将这些成熟的辣椒采摘、打包,地头上也堆放满了一袋袋采摘好准备拉去晾晒的辣椒。

  新疆沙湾市金沟河镇南干渠村村民 唐文有:(今年)产量在每亩地在两吨到三吨晒成干辣皮子就是500公斤,今年这个湿辣椒产量,比去年可能要高个七八百公斤。今年不仅产量好,(收购)价格也挺高的。

  近两年,沙湾市扩大辣椒种植面积,通过实行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确保了辣椒有销路,村民收入有保证。据了解,沙湾市种植有菜椒、板椒、线椒、朝天椒等15个辣椒品种,小辣椒,已经成为当地的大产业。

  江西赣州:时蔬成熟季 农民采收忙

  这些天,江西受旱情影响小的赣州时令蔬菜进入采收期,冬瓜、紫山药等采摘工作让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不停。

  在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近千亩白皮冬瓜挂满枝头,菜农们正忙着采摘、称重。村民温劲松说,今年白皮冬瓜长势较好,亩产能达1.8万斤,每亩的纯收益能到1.2万元。

  赣县区五云镇蓬村菜农 温劲松:这个冬瓜长度差不多1.2米,直径有30多厘米,加起来算下有110(斤)。

  目前,蔬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方式,菜农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9500元,提高到现在的38000元。近年来,赣州市赣县区通过示范引领和科技带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11.5万亩,累计带动1.3万余户农户实现增收。

  在安远县凤山乡富硒紫山药种植基地,田间地头郁郁葱葱,农户们正在挑选收获形状饱满的紫山药。

  安远县凤山乡紫山药种植户 陈冬清:今年我这30亩的紫山药要比以往的话,收入要增加四五万块。

  近年来,安远县通过“电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种植紫山药,年产量达2万余吨。同时,当地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出紫山药月饼、水饺、米粉等系列产品。

  在宁都县长胜镇法沙村千亩蔬菜基地,数十座大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大棚内应季蔬菜,长势喜人,菜农欧阳新春正组织人员采摘、分拣、装车。

  近年来,宁都县积极开拓思路,在荒坡建大棚,让荒山变“金山”,当地累计建成蔬菜基地191个,面积达5万余亩,今年各类蔬菜产量预计可达25万吨。

  贵州凤冈:早稻陆续成熟 农户忙收割

  眼下,贵州遵义凤冈县的早稻陆续成熟,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忙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在凤冈县进化镇临江坝区1000余亩的水稻基地里,穿梭在田野中的收割机将颗粒饱满的稻穗收入其中。

  凤冈县进化镇中心村农机手 安文彬:(这个机器的)粮仓可以装1400到1500斤,正常情况下十几分钟一亩,一天可以收割二三十亩。

  凤冈县进化镇水稻种植户 朱德毅:我们以前一亩地收割要300到400(元),现在用这个收割机一亩只需要80元。

  此外,近年来,凤冈县引进优质水稻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农民种植特色高产水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凤冈县进化镇某农村合作社社员 龚德喜:自从去年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栽种和统一技术指导,我们这个亩产量比以前增长了10%左右,对于我整体收入来说,增加了一万(元)左右。

  据了解,今年凤冈县种植水稻共15.14万亩,早稻的种植面积超过了25000亩,预计早稻产量8200多吨。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