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百万字,珍藏乡土情
【学者讲述】
著述百万字,珍藏乡土情
讲述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 萧放
我打小在农村长大,有很深的乡土情结。读博后,一直研究民俗学,参与的田野调查不计其数。每当在传统村落中行走,触摸古建筑上的斑驳印记,参与传习千年的民俗活动,内心总会深受感动,一种责任与信仰也在心中不断涌动。
上世纪90年代,我曾到鄂东、鄂西的一些村落调研,发现当地对于民俗的认知程度并不高,觉得一些遗存与习俗是“破旧、落后”的。当时有个现象,越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传统村落消失的速度就越快,反而是经济落后地区,传统村落保存更为完整。
近10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6年,我走进了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高演村。村里历来重视教育,耕读传家的观念十分浓厚。据说,在明清时期,如果谁家有人考取了功名,就会在屋前立一根旗杆。站在山坳上眺望,整个村子仿佛是一个“插满筷子的筷子笼”。近些年,有一位名叫任启年的老人,从政府机关退休后积极奔走、筹集资金,成立“崇学向善基金会”,对考上大学、家庭和睦的人给予奖励。他还争取到了国家对传统村落的扶持资金,将老戏台、旧民居、环胜桥、回龙桥、清风桥等修缮一新。他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国家政策和古村落维护情况。任老就像一条纽带,将宏观政策与基层实践有效联系起来了。这些变迁与探索都被写入我们的调研报告之中,为推动传统村落不断发展总结了一些典型经验,供相关各界参考。
让我高兴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了振兴传统村落的队伍中。广东天河区车陂村是个城中村,有条小河穿村而过,但是河水遭到了污染,脏臭不堪。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苏志军返乡后,协助当地成立了龙舟研究会,并任支部书记。他不仅把龙舟比赛搞得有声有色,还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以水净、景美、人善为建设目标,调动社会力量治理污染,开展以“一水同舟”为主题的系列民俗活动。这样,不仅发扬了龙舟文化,还助推了生态保护,让当地人爱家乡、兴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心更强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作为一位民俗学者,行走田野之中,了解乡村对于当下文化的认知与诉求,感受民间文化的演进发展,进而提升乡村生活质量,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令人欣慰的是,我和团队的学术理念正在逐渐变为实践行动。“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项目研讨会相继举办、丛书陆续出版,多场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讨班成效显著,很多具有典型性的民俗活动不断革新、发展。“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地方文化得以弘扬,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才能坚实有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进田野、深入民间,为文化的多样性不断丰富、创造力的源泉不竭喷涌贡献学者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王胜昔、王斯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