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抒写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这批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化解。
据悉,在影片创作期间,导演尔冬升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和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国家的孩子”,从他们孩童时期的片段式记忆里抽离、概括出真情实感,还请教了内蒙古牧民、民族学专家、历史顾问,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与民俗,在电影中还原了诸多细节,例如当时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考虑等。通过电影画面,观众与角色们一同经历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见证草原人民如山海般辽阔的大爱以及中华民族相互扶助的精神。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冬说:“这段历史佳话触动了我们所有主创的内心,也希望影片传递的精神力量能感染当下的年轻人。”
影片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两个小家庭,讲述了一对兄妹在不同时空各自开启寻亲之旅的故事。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孤儿们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善良的牧民用珍贵的食物和无尽的呵护培养这些孩子长大,孩子们从吃不惯奶豆腐、没见过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经历长时间的磨合,逐渐与草原额吉、阿爸、兄长成为最亲近的家人。
由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杜思瀚,在与亲妹妹分离60多年后,终于踏上了寻找她的路途。关于这一角色的复杂心理,陈宝国表示:“他心中有对自己小时候装病导致母亲送走妹妹的忏悔,有他对亲情的留恋,有身患重病的他对生命的追寻,还有要完成母亲临终托付的坚定信念。”观众跟随他的脚步,逐渐揭晓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轨迹,犹如翻开一本贴满回忆的旧相册,背后每段故事都令人感慨。
影片悉心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温情画卷,赋予了影片如片名般诗意且富于神采的意境。影片的叙事结构也受到业内专家肯定,认为“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结尾的反转十分有力。导演认真地做了各种伏笔,才能形成最后的冲击力,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感动”。魏 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