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让文保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光明时评】
作者:钟超
一场招聘,让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上了热搜。据报道,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人才招聘,总是鲜有考生问津。前不久举行的编制内岗位人才招聘,报考者依旧寥寥,而且就这几位报考者最终也都没来参加面试,让该研究所所长感到分外遗憾。
作为我国考古文博事业的标志性机构,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人才招聘遇冷,折射出当前文保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长期以来,我国文保事业就面临人才不足的状况。考古发掘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每天风吹日晒雨淋,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并且野外发掘往往一干就是好几个月,难以兼顾家庭,行业的平均薪酬也不高,其艰辛与孤寂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考古文博又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职业。不论是遗址的考古与发掘,还是文物的保护与修缮,抑或是历史悬案的辨析与研究,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这既是对文物的负责,也是对历史的负责。此次敦煌研究院招聘,报考条件之一就是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八大美院的美术学(雕塑方向)。这个要求看似多少有些严苛,但若从敦煌研究院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又怎敢将这跨越千年而不朽的艺术瑰宝交到求职者的手中呢?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前提。没有人才,再恢宏的事业也难以赓续。让文物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其中专门指出要关心爱护文物工作者,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鼓励更多优秀专业人才和青年人才从事文物保护研究。近年来,各地也纷纷出台许多务实举措,例如文物资源大省山西,就明确提出要用5年时间,通过定向招生、免费培养、定向分配等方式,为基层文博单位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
增加编制名额、提高行业待遇、推进人才培养等实打实的政策举措,对加强文物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敦煌研究院这样的西部地区而言,还将面临东南沿海省份扩大招聘带来的人才虹吸效应。在此背景下,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考验当地的智慧。敦煌曾以其世所罕见的文物瑰宝,吸引了不少文物人才扎根于此。几十年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离开繁华都市,扎根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让这一方精美的艺术遗存得以被更多人欣赏。这种情怀,今天仍然是吸引后继者接棒奔跑的精神磁石。
让文物事业后继有人,不仅要靠事业留人、靠情怀留人,还要靠待遇留人、靠机制留人。比如,适度放宽文物人才招聘条件,给真正对文物事业有感情有抱负同时也能适应岗位要求的人才更多机会;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为具有专业能力的全球人才敞开大门;改革文物机构薪酬发放机制,推动建立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薪酬体系,让文物人才能够通过创新和勤奋获得有吸引力的收入,等等。当文保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文博事业定会人才济济、兴旺发达。
“考古就是修国史”,这是一位考古学家留下的名言。溯文明之渊薮,拾百代之遗阙,这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不朽事业。只有想方设法改善考古文博人员的工作待遇,让他们在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得到应有的尊严,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文物事业,接力续写中华文明的璀璨华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