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创”出青春精彩,助力山乡巨变

发布时间: 2022-09-21 15:51:0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乡土情结与创业梦想,这样融为一体——

  “创”出青春精彩,助力山乡巨变

  编者按

  9月15日至21日,以“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举行。在蔚为壮观的“双创”大潮中,一支支“青年劲旅”格外引人注目。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亲切勉励:“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5年来,一大批新时代青年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带着独具优势的技术、智力、文化等资源倾力服务乡村振兴,绘就一幅幅“山乡巨变图”。

  让我们走近其中四位典型代表,在他们的故事里感受创新中国的铿锵步履,领略青年学子的炽热情怀。

  葡萄架下,浇灌“果业振兴梦”

  讲述人:上海交通大学“国瑞葡——中国鲜食葡萄栽培新模式”项目负责人、农业与生物学院2019级硕士 孙思捷

  搞农业科研,一头连着理论,一头连着生产。本科四年,我国知名果树学专家束怀瑞院士的一句话始终在我耳畔萦绕:“做农科,最大的错误就是脱离生产”。考上研究生后,我把专业方向定位在“葡萄与葡萄酒专业”,一头扎进果园,想通过自己的科研实现“果业振兴梦”。

  我加入了学院的葡萄栽培生理与抗逆机制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制约我国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源是“三缺”——缺栽培技术、缺优质土壤、缺可持续的配套服务;表现为“三低”——葡萄品质化程度低、产种率低、果农收入低。为此,课题组成员上山下滩,去山东东营、宁夏银川等地辗转调研,寻求葡萄提质增产的良方。

  种葡萄不是件简单的事。葡萄在南方易受涝害,在北方易受冻害,并且受土肥条件限制极大。传统栽培技术下,根系在地下无限生长,水肥利用不足,根系衰老死亡后无法再支撑庞大的树体。针对这一情况,在老师指导下,我和团队成员大胆应用了根域限制的思路,将根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利用独创的控根器系统,刺激树体不断长出新生幼根,且自觉绕路,在土壤里形成“千丝瀑布”,充分吸收营养,以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

  到现在,我和团队的足迹已印在27个省份,其中9个省份应用了我们的创新成果,累计推广面积387万亩。我们曾为广西兴安和云南宾川提供技术扶持,培训农业科技带头人3000余人次;在河南漯河、山东东营进行土地技术托管和果麦套种,农技推广效率提升3.7倍;在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宁夏银川,通过长期土壤改良,将寸草难生的盐碱地苗木成活率提升到89%……

  在老师们指导下,我和团队成员捧出的“国瑞葡——中国鲜食葡萄栽培新模式”项目,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技术落地的路上,应有更多知农爱农人才参与。于是,我带领团队利用假期前往祖国各地开展科技支农红色实践,举办辐射万余人的培训,带动了许多人加入乡村振兴事业中。

  过去几年,我和团队一直在培育盐碱地适栽新品种。作为学生负责人,我牵头组建了上海交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科普教育基地,仅去年一年就免费接待了3000多名校内外人士参观学习。研二时,我成立了上海葡韵科技有限公司,一手抓鲜食葡萄栽培增产增收,一手抓酿酒葡萄深加工市场。

  7年果树栽培的学习与实践,让我坚定了以创新创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虽然创业之路还在起步阶段,但我将坚守学农为农的初心,用小葡萄成就大产业,让一串串晶莹甜蜜的葡萄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硅根结蒂”,成就增产“小心愿”

  讲述人:重庆大学“硅根结蒂——新型生物硅肥开拓者”项目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 李凯霖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遭遇严重气象干旱。“烤”验之下,我们“硅根结蒂”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在重庆梁平区试验田,受肥水稻经受持续高温仍保持较好长势。经测算,施用“硅根结蒂一号”的水稻产量稳定上升10%,产值增长30%,农户水稻综合收益增长10%。在这场极端气候下的“丰收保卫战”中,我们初战告捷。

  10年前,还在上本科的我跟随指导老师开展创新实践时,偶然发现了硅藻复合材料具备开发新型硅肥的潜力。历时5年,数千次实验后,我和团队终于攻克了改性硅藻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难点。然而,还来不及庆祝,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难点:采用改性硅藻土粉末进行施肥,虽然有土壤修复的效果,但无法实现增产。

  怎么办?咬牙继续干。之后5年里,我们不断探索,突破了技术瓶颈,构建并完善了可实现增产修复一体化的“硅三角”技术体系,在全球首创新型硅藻基硅肥——“硅根结蒂一号”。

  有了好的技术成果,就要尽快用起来。我带着研究小组返乡助农,每月两次蹲在梁平区农业基地的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对乡民进行技术指导。目前,我们团队已取得重庆大学硅藻新材料研究中心等5个平台大力支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5次,覆盖农民600余人,培养农业技术骨干120名。在梁平区应用示范基地进行试验后发现,水稻产量平均增长8%,农户综合收益增长10%。我们还与梁平区龙浦柚子合作社合作,共建产学研应用示范基地1000多亩,使柚子增产9%。在重庆高新区,我们还进行了23.5亩的蔬菜大棚种植小试,土壤重金属吸附可达70%,成果显著。

  未来,我们会把研究继续做深,把产品接续做强,把应用持续做广,全力守护百姓丰收增产的“小心愿”。

  科技保障,千年古厝焕新生

  讲述人:“村落不老,古厝新生——村落传统民居‘一站式’守护者”项目原负责人、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生 陈厚杭

  4年前,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我,听说学校里有支古建筑保护实践队,就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逐渐成长为团队主要负责人。

  作为一名出生在小县城的福建人,我深知古厝保护的重要性。八闽古厝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匠人精心打磨的时光印记,堪称中国“家文化”的活化石。

  可一段时间以来,人走村空厝消亡,很多古厝面临困境。团队成立后,我们围绕“古庄寨与古村落活化与保护”开展调查研究,历时两年、分三期走遍前湖村、同安村等8个传统村落、百余座古厝,构建了“以居民为核心、多元主体参与”的自助式保护模式。、

  为了守护古厝,我们发挥团队中土木、建筑、人文、经管等多个专业本硕博学生特长,在学校学院关心支持和多位专家指导下,从测绘建档、病害检测、加固修复、智慧监测到活化利用,实现了对古厝的“一站式”守护。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们团队之所以能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赛道上脱颖而出,离不开国际领先的技术支撑。

  在测绘方面,团队拥有十多台国内最先进的测绘设备,可实现古厝的“二维”与“三维”数字化建模,为古厝修缮留下完整的“诊疗资料”。在检测方面,团队创新推出超声波层析无损检测技术,病害诊断精确率在98%以上。在加固方面,团队自主研发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强钢丝加固技术,可不更换原材加固,做到“修旧如旧”,保留古建原有风貌。在监测方面,团队研发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的监测系统,为古厝做起“实时心电图”,能够精确预判古厝的结构损伤、挠度、倾斜等问题。为了唤醒沉睡的古厝,我们还联合各大高校,把古厝打造为“农业、文创、旅游、研学”产业平台,吸引企业进驻农村,带动青年返乡创业。

  回想起来,无论是崎岖难行的山路、难以听懂的方言,还是繁多交杂的信息、捉襟见肘的经费……我们啃下了许多“硬骨头”。每个决策的背后,都是百余次的调研,是改了千百次的文稿,是无数次讨论的思维碰撞。

  古厝焕发新生,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今,我已大学毕业踏入职场,但我们的团队仍在接力。目前,团队已在闽清、泰宁成立了两个乡村振兴工作站,接下来还将在永泰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把守护传统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旗帜传下去。

  与桐为伴,培育振兴“金种子”

  讲述人:鲁东大学“共‘桐’富裕——国家战略资源油桐产业的领导者”项目原负责人、鲁东大学农学院2017届毕业生 杨安仁

  “家有三根桐,一辈子不用愁。”从我爷爷那辈开始,家里就做桐油生意。父亲在20世纪90年代创办了一家桐油加工厂,可后来遭遇变故,生意一落千丈,还背了一屁股债。12年前,还在上高中的我无奈退学创业,做起了油桐生意。后来,看着油桐树一天天长大,我越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父亲劝我补习考大学,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因为他觉得,“有了文化,才能望得更远、走得更稳”。

  2013年9月,21岁的我顺利考入鲁东大学农学院。在一次师生交流时,学院赵丽丽老师听说了我的故事,鼓励我聚焦“油桐适栽土壤”方向,勇敢追求自己的创新创业梦。大学四年,除了上专业理论课,我基本都泡在实验室里。每年寒暑假返校时,行李箱里总是塞满油桐基地的土壤和油桐果。在学院构建的“耕读实践、社会实践、实训实践、创新实践、生产实践”体系托举下,在“遴选—培育—竞赛—孵化”一体化双创项目培育机制助力下,我走上了创新创业的“绿色通道”。从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到2018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再到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我感觉自己心里的梦想越来越清晰了——建立完善的油桐产业链。

  创业之路,怎会一帆风顺?种植油桐3至5年后,很多树木开始挂果,却因枯萎病大规模死亡。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束手无策。通过大量查询,我在网上了解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有相关研究,便试着给全国知名油桐专家、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汪阳东研究员团队发了一封求助邮件。没想到,不到5分钟,他就回复了我,还约定来贵州实地考察。

  历时5年,在汪研究员团队和鲁东大学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终于成功选育油桐树抗枯萎病品种,将油桐产量提高了3到5倍,并建立了抗枯萎病油桐示范基地。这段经历,使我深深感受到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也让我的科技兴农助农路越走越宽阔。

  每年新生开学,我都会受邀回母校给师弟师妹们分享创业经验。去年,我还考入中国林科院,硕博连读,学习林木遗传育种专业。

  从结缘油桐到经营油桐企业,现在的我不仅成了百姓致富带头人,让家乡及周边一座座荒山变绿变美、变荒为宝,还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抗枯萎能力最强,拥有546份油桐种质资源库的油桐资源库。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要继续“与桐为伴”,把油桐产业做大做强,让小小桐籽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颜维琦、张国圣、高建进、赵秋丽、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季文豪

(责编: 常邦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