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广西博白:传统编织工艺成乡村振兴助推器

发布时间:2022-09-21 16:47: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借助“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品牌,实施“芒编+”行动,开发系列博白特产编织产品,大力推进林产家具(含竹木草制品)特色产业园、客家编织产业文化展示中心建设,推动旅游业从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向“旅游+特色产品”的新模式。芒竹编行业红红火火,传统编织工艺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芒竹编闯出大市场

  博白县地处桂东南,因编织工艺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据说早在宋朝时,当地就已有编织竹篓、米筛、簸箕等器具的传统。

  博白县二轻联社副主任宾华生介绍,芒草和竹子是博白最为常见的植物。博白民间编织艺人以芒草和竹子作为原材料,经过刮青、剖篾、去皮、剥芯、熏晒、防虫防潮处理等加工程序后,用交、压、串、缠绕等技法,在定制的模型上编织出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便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些编织品生态环保、结实美观、畅销国内外,成为当地农民的生活来源和经济支柱之一。

  在清末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博白芒竹编产品曾是博白当地人外出旅行、求学、经商、婚嫁仪式等活动的重要用品。

  1972年,博白芒竹编产品参加“广交会”,成为广西出口产品,开始漂洋过海广为人知;2006年,博白县被评为“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博白编织工艺品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博白芒竹编织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9月,博白县被评为“国家级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为广西芒竹编产品的主要出口基地。现在,博白县有编织企业386家,有固定从业人员约2.8万人,临时、季节性从业人员20万左右,全县编织产品形成十大系列5万多个品种,广泛用于家庭、宾馆、办公、旅游、节庆和艺术装饰、装潢等领域,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每年有40多亿元,每年创造外汇10多亿元。

  “博白芒竹编产业是全民参与的产业,几乎每个村屯都有芒竹编生产车间,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宾华生说,近年来,博白充分发挥芒竹编资源优势,创建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壮大芒竹编产业的同时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全县现有编织企业400多家,编织扶贫车间30余家,从事编织工艺品生产的人员20万左右。据统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2021年博白芒竹编总产值达30多亿元,直接外贸出口额7亿多元。

  “土货”搭上跨境快车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博白芒竹编行业遭受重创,出口订单急剧下降,工厂效益大打折扣,编织工人也面临着下岗的危险。编织企业不得不想办法转型自救,形势严峻。

  博白县凰图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凰图公司”)是全县有名的出口藤编购物篮企业,公司产品一半以上依靠出口,随着疫情的持续恶化,公司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产品陷入了滞销的困境。

  “当时,几乎所有客户都要求我们延期出货,几百万元的藤编产品积压在仓库,把几个生产车间都囤满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凰图公司总经理黄连将表示。是坐以待毙还是另辟蹊径?头脑活络的“80后”黄连将选择了后者。她深信,民族工艺是没有边界的,好的产品全球通用。必须改变“线下等客来”的传统模式,迅速打通国内国际市场“现货、定制双赛道”。

  受国内许多人居家隔离期间自己制作面食的启示,黄连将和公司的研发团队决定制定几套符合海外市场需求的产品方案,藤编面包发酵篮便是其中之一。利用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的宣传和数据处理,凰图公司开发的藤编面包发酵篮在国外市场大受欢迎,网上订单从1000个到1万个到数百万个,呈几何级数增长。

  2021年,凰图公司在诸多困境下逆势而上,内销外销“双循环”、线上线下“双赛道”,创下了3500多万元的产值。

  在凰图公司的带动下,博白许多芒竹编企业也快速加入面包篮的生产行列,整个博白芒竹编行业的低迷局面得到扭转。

  “坚持产品创新,改变营销模式,让这些‘土货’跨洋过海,创造价值。”黄连将说,去年,凰图公司线上销售总额是线下的3倍多,为该公司贡献了超过八成的销售业绩。

  村里建起“没有围墙的工厂”

  在博白,国际电商给了芒竹编企业走向世界的平台,芒竹编企业又“反哺”了众多的“编织工”,让大家走向共同富裕,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浪平镇六山村的廉惠娟是一位瘫痪的残疾人,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躺在床上给编织公司编织篮子。熟能生巧,如今,她每个月靠编织篮子能有600元至800元的收入。“能养活自己了。”廉惠娟感激地说。

  三滩镇亚桥村的李小燕不但自己编,还领材料回村里发动有编织手艺的亲戚、乡邻编,由她发动起来的编织户滚雪球般扩大到100多户。现在,李小燕负责到工厂领材料和收货,丈夫负责开车拉货,单是做编织,夫妇俩的年收入也有8万元至10万元。

  至2021年底,凰图公司有固定员工50名、编织农户900多户,其中脱贫户300多户,遍及全县21个乡镇,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工厂”。像凰图公司一样,全县各村建起了一个又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编织工农忙时下田耕种,农闲时进厂做工或领原材料回家加工,农舍变成“车间”,“麻将馆”变成“编织场”。

  随着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博白县编织工艺产业已经由过去编织工艺单一的供货形式发展为供货、来料加工、自营出口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模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企业经营涵盖了工艺品生产、辅助加工、市场服务、物流运输等各个领域。

  今年初,总投资约8900万元的博白县客家编织产业文化展示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开工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的城南产业园规划建设竹木草制品集聚区计划引进芒竹编、竹木草制品等相关企业100家,目前已签约入园企业35家,其中已投产7家,开工建设12家,其余16家已开展征地工作。

  与此同时,博白县出台政策支持芒竹编企业建立传承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广西艺术学院联合成立工作站。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对编织产品进行改造提升,不断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展销会、博览会。此外,在博白客家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春节等各种民俗节庆上,举行芒竹编织技艺大赛等活动,鼓励引导各族群众爱编织、学编织,实现动态性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大力推进编织工业园区建设,加速产业聚集。高度重视青年传承人和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博白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庞剑表示,为更好地传承创新博白芒竹编传统工艺,使其跟上新时代形势和工业生产转型升级的步伐,博白不断加大对编织企业、编织人才和编织技艺创新发展的扶持力度。(宾阳 陆小青)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