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强国复兴的体育力量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凝聚起强国复兴的体育力量
新华社记者苏斌、王沁鸥、王恒志
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对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整体谋划、系统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十年来,体育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和外延,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蹄疾步稳,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协调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育实践
清晨在江苏南京夹江岸边,随处可见运动爱好者奔跑的身影。骆薇薇身在一群跑友中间,丝毫看不出她是一位曾受萎缩性胃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困扰几十年的花甲老人。
从走一公里都要气喘吁吁,到一年跑十几个半程马拉松,骆薇薇在身边人的鼓励下坚持运动健身已有五年。今年7月,她到医院检查时,结果显示健康的肠胃又回来了。“看见任何一个人,我都想拥抱对方。”骆薇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运动健身让骆薇薇人生重焕光彩的故事,是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运动是良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十年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体育强国建设有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乌鲁木齐业余篮球圈内,一支名为“指挥官”的多民族球队小有名气。最早一起打球的队员已相识十多年,现在全队近50人,来自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东乡族等7个民族。“都从小伙子打成了中年人,家庭、工作都得照顾好。”元老球员宝音说。但只要能挤出时间,大家还是首选打球,“身体健康是其他一切的前提”。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我国2009年确立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2012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今年发布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高架桥下建起体育公园、废旧厂房化身体育园区……这一幕幕变化正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15分钟健身圈”“10分钟健身圈”逐渐形成。到2021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4.1亿平方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2017年天津全运会设立群众体育比赛活动19个大项、126个小项。发挥大型赛事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让老百姓有机会参与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党和政府重视人民健康、推动全民健身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以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近年来冰雪运动在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被点燃。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
“哪怕这三亿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决定成为专业的冰雪运动从业者,未来,全球冰雪运动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
少年强则中国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很多学校、家长的共识。让孩子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正成为不少学校和家长的努力方向。
广东云浮的张家城5岁时因意外失去部分右臂,篮球让他找到了自信。面对周围人“一只胳膊怎么打篮球”的疑问,张家城日复一日,练就了眼花缭乱的运球、熟练迅捷的变向、潇洒灵活的转身……“独臂篮球少年”视频走红网络。“篮球是我的梦想。”张家城憧憬着美好未来。
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每到下课铃响,操场都会瞬间沸腾,打篮球乒乓球、“编花篮”、在双杠上仰卧起坐……孩子们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超过3小时,全校536名学生视力全部5.0或以上。
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体育力量
2013年,常州姑娘陶婷婷辞去原先的工作,立志在家乡办一场马拉松赛。从创办之初赛事一万个名额只接到两三千人报名,到如今参赛名额需要抽签获得,陶婷婷抓住了机会。她创办的公司如今涵盖赛事筹办、职业俱乐部和场馆运营、零售服务等多个业务板块。经历个人事业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陶婷婷不无感慨地说:“我们选对了行业,也赶上了好时候。”
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体育产业总规模涨幅达到72.35%,体育产业增加值涨幅达到104.72%,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由2015年的0.80%上升至1.14%。
新冠肺炎疫情一度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困扰,体育产业从业者们通过各种方式探索新的发展之路。以非接触性聚集性、管理活动为主的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保持增长,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依旧强劲。
2022年,国产品牌安踏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8%至259.65亿元,首次成为中国运动品牌市场份额第一。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认为,“国潮”风劲吹,背后是国货的品质提升,以及中国年轻一代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增长。
这个夏天,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举行的乡村篮球赛走红网络。场地在农村、比赛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甚至奖品都是黄牛、香猪等地方农产品。赛事不仅带火了周边的小餐馆、小商铺,更让村里人放下手机,离开牌桌,走向赛场。“群众喜欢的我们就要干,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台江县县长杨德昭说。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担任嘎查(村)网格员的阿木古浪发现,嘎查的邻里关系这几年来改善了许多。过去牧民们来往不多,现在镇里兴起了排球热,牧民们经常聚在一起打排球,集体荣誉感和邻里感情都增强了不少。谁家要是需要拉草料等,只要说一声,周边邻居就都会来帮忙。干部们还发现,随着各个嘎查打排球的人越来越多,喝酒闹事的人也少了。
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坐落于中缅边境线上,环乡公路两旁是田园风光,一条在田野里的跑步、骑行道和健身步道蜿蜒曲折。在当地,每到举行汽车摩托车雨林越野挑战赛时,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乡亲们纷纷到营地打工,做餐饮、卖土特产、做汽修。因体育赛事,户撒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万元以上,带动了300人在本地就业。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今年6月,历经多次修改和审议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审议通过。这是该法自1995年颁布施行后,时隔近2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修订。
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激励人心
不久前在女篮世界杯赛场大放异彩的李梦,仿佛看到了12年前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己,也庆幸自己在逆境中的不放弃。在2010年U17世青赛上,中国队收获季军,李梦获得赛事最有价值球员称号。正当年少成名的李梦无限憧憬着未来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时,两腿的前交叉韧带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相继断裂,她开始质疑自己,“我觉得这条路也许不适合我了”。
“当初为了什么要坚持,为什么要选择篮球?”没过几天,李梦想通了,她决定继续追逐篮球梦想,“因为我热爱它,我喜欢它”。
信念的力量支撑着李梦,体育的魅力伴随着李梦。2020年2月,她随中国女篮前往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征战东京奥运会资格赛。在全国上下正与新冠肺炎疫情抗争之际,中国女篮以三战全胜的成绩,锁定奥运会入场券。
“我们始终坚信,有一种信念叫作永不放弃,有一种精神叫作中国必胜。”手持五星红旗与东京奥运会入场券,女篮全体成员为正与疫情抗争的人们加油打气。
两年后还是在贝尔格莱德,中国女篮在世界杯预选赛三战全胜。但受疫情影响,中国队的回国之路颇费一番周折。5月下旬队伍重新集结后,经历较长隔离期的队员们花了一个月时间恢复身体状态,全力备战世界杯。困难压不垮信念不渝的中国女篮,这次在澳大利亚悉尼,她们一次次给国人以惊喜,28年后重返世界大赛决赛并最终获得世界杯亚军,践行了“用最好的精神面貌和球场上最好的表现为祖国庆生”的诺言。李梦虽然因病未能在半决赛和决赛两场关键比赛中上场,但她穿着签满此前参加本次世界杯集训但未能参赛的队友名字的T恤出现在颁奖仪式上,分享中国女篮这个英雄集体的荣耀时刻。
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奋勇争先,生动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赛场内外,中国运动员个性表达、金句频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年青一代阳光、自信、率真、幽默的形象。
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38金32银19铜,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金4银2铜的战绩位居金牌榜第三位,创下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佳战绩。冬奥会期间度过18岁生日的苏翊鸣,用一金一银展现了中国青年运动员的风采。“如果不是祖国强大,我国冰雪运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国体育健儿共获得986个世界冠军,创127次世界纪录。十年来中国竞技体育成果斐然。
体育也是展现全人类追求和平、交流友谊、挑战命运、共克时艰的载体和舞台。
在东京奥运会上,见到身患白血病后重返泳池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张雨霏特意送上拥抱;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结束后,美国队运动员阿什莉·考德威尔兴奋地冲到好朋友徐梦桃面前,“桃桃,你是奥运冠军!”两个姑娘相拥而泣……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感召下,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相互鼓励,收获友谊。
北京冬奥会期间,带有鲜明中国文化印记的“冰墩墩”“雪容融”成为“顶流”;开闭幕式精彩演绎了“中国式浪漫”;“冰丝带”“雪飞天”“雪如意”等冬奥场馆巧妙蕴含中华文化符号;适逢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元宵节,冬奥村“福”字当头、红灯笼高挂,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写春联、粘窗花、贴福字;不少国外运动员被饺子、豆包、元宵等中国美食“圈粉”;主媒体中心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和冬奥村的中医药体验馆成为热门“打卡地”……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通过北京冬奥会亲切、优雅的文化浸润,全球宾客初步感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从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不断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
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体育强国!(参与记者:许东远、王春燕、岳冉冉、梁爱平、蒋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