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和音·大国外交砥砺前行⑤)
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柬埔寨进入“高速公路时代”,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非洲有了电气化铁路和轻轨……一个个互利共赢的故事,正是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的生动写照。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历经9年耕耘,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9年来,世界日益清晰地看到,“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标注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高度。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不断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持续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动力。在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携手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展现引领开放合作的大国格局和担当。在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共建“一带一路”所展现的天下情怀、开放气度、共赢精神,更加凸显其时代价值。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欧班列成为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运输大动脉,促进沿线各国经济深度融合的规则标准“软联通”不断推进。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货物贸易额近1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超过2300亿美元,加强联通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显现。在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看来,当前全球化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全球化未来的引擎。
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书写了全球发展史的新篇章。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共建“一带一路”顺应这一历史大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前行,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信心和力量,为全球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重要文件,充分说明这是一个凝聚广泛合作共识的国际公共产品。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迄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参与。从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到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内涵不断丰富,互利合作的活力不断释放。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大批项目落地,让越来越多共建国家的民众从中受益,靠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中国与共建国家启动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不少国家开始拥有当地“制造”和“智造”……共建“一带一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助力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国际人士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行动,是中国为人类走向共同发展繁荣作出的重大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承载着人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成为拉近国家间关系的纽带,帮助各国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中国将继续与各方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打造造福各国人民的世纪工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