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长路将尽》及被遗忘的哲学与文学

发布时间:2022-10-25 10:28:00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周才庶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

  可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也可能是无限沧桑在其中,这一浪漫化的想象与叙述已经成为著名的小说段落,它让很多人记住了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与她的小说《情人》。

  不同于这种久别重逢的沧桑,还有一种长相厮守后的告别。艾莉丝·默多克(Iris Murdoch)离世了,她的丈夫约翰·贝利(John Bayley)忧伤地看着她,说:“她走得如此安详……我给她讲了个笑话,虽然不是很好笑,但她会笑的。”镜头切换至默多克生前的一段演讲,她认真地说:“在上帝之外我们需要相信某种神圣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爱或善良。正如《诗篇》所说: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坐在台下的贝利一脸欣赏地凝望妻子。镜头再次切回整理遗物的贝利。这是电影《长路将尽》的尾声,大概没有太多人会记住它。

  《长路将尽》(片名:Iris)又译作《携手人生》,这部英国传记片上映于2001年,由凯特·温丝莱特(《泰坦尼克号》女主角)与朱迪·丹奇分别饰演青年与老年艾莉丝。影片讲述了英国作家艾莉丝·默多克与约翰·贝利相遇相守的故事。默多克是一个活跃、外向且具有主导能力的姑娘,她在高桌会议上侃侃而谈、在舞会上翩翩起舞,总能吸引人们的眼光。贝利温柔腼腆却洞悉默多克的精神世界,他深深爱上了默多克。即便他目睹默多克与其它男子的约会以及与一些女友的暧昧关系,他仍然会陷入默多克的温情之中无法自拔。只要默多克对他说:“你比世界上任何人都了解我,你是我的所有”,并献上一吻,他就接受了默多克复杂的情感关系,并如领受恩赐般地、深情地道一声:“谢谢!”可是,性格活跃、成就卓著的默多克在晚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记忆逐渐衰退,不再记得自己写过的书,不认得回家的路,她的精神渐渐地消失在时间里,留下苍老而滞重的躯体。这是一个忧伤的结局,没有必要浪漫化。那么,面对生病的默多克,贝利是怎么做的呢?影片中他依然深爱妻子,带着妻子去池塘游泳、去海边重拾记忆、去参加朋友的葬礼,生活依旧而伊人不再。

  与杜拉斯(1914-1996年)同处一个时代的默多克(1919-1999年)是20世纪最重要且最多产的英国小说家,她教授哲学、写作小说,生活过得非同凡响。她写了28部小说,其中《大海啊,大海》获得布克奖。她的小说充满热情又荒诞的人类经验,那些被讲述的爱与忧伤、恨与欲望、权力与压抑带给人们独特的陌生感。美国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指出艾莉丝·默多克是乔治·艾略特的继承者,艾略特是“有思想的小说家(但不是哲学家)”,把“道德说教转化成审美的美德”。默多克同时还是哲学家,她以小说创作和现实行动挑战既定的道德规范。这是一位多么奇特的学者,而在电影中我们只看到她的爱情与病痛,遑论她那丰富的哲学思考与文学经验。影片曾获得了较高票房,部分演员也获得第 74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奖项提名。但是,对于兼具哲学家与小说家身份的艾莉丝·默多克,影片只是突出了她的爱情故事,没有彰显她独特的存在之思。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表意不足的传记片。

  令人遗憾的是,贝利看起来像一个糊涂无能的情种,他对默多克爱的行为总是深情回复“谢谢”,对这份爱的馈赠感恩戴德,接受默多克与其它多人的双性恋爱关系,最后给予她理解与支持。影片在两人的青年和老年时期来回切换,不管是青年时在山路上骑行,还是老年时在公路上驾驶,总是默多克一路追随艾莉丝。青春飞扬的艾莉丝骑车顺着陡峭山坡疾驰而下,贝利在她身后使劲追赶,大叫:“等等,等等。”一个男青年连自行车都骑不过艾莉丝,难道艾莉丝是运动员吗?罹患疾病的老年艾莉丝走失了,贝利一觉察到她的消失,就冲出家门,循着她往日的足迹,开车从白天找到深夜,这是一段焦急而绝望的找寻。影片的艺术化处理构成了一种隐喻——总有贝利一直在身旁,痴心守候。但现实中的贝利可不是如此呆萌,他是英国杰出的文学评论家、牛津大学教授,著作等身并为《纽约书评》和《泰晤士报》撰写了丰富精彩的评论,默多克评价他“可能是自柯勒律治以来最伟大的批评家”。为了女主光环,委屈贝利先生了。默多克去世不久,贝利出版了《艾莉丝:艾莉丝·默多克回忆录》(1998年)与《献给艾莉丝的挽歌》(1999年)。这部影片就取材改编自这两部作品。

  《长路将尽》有一个朴素的英文片名——《艾莉丝》,这部影片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作家长路将尽的宿命,而它远未完成这位作家对哲学与文学的表达,文学世界中的艾莉丝长路未尽。

  (作者周才庶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