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滕:想将中国戏剧带向世界
本报记者 王润
中国新生代戏剧人当中,1991年出生于北京的丁一滕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刚过31岁,但他的“戏龄”已经将近二十年。他还是学历最高的戏剧人之一。他参加过首档戏剧综艺节目《戏剧新生活》,不断推出风格各异的新作。近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和天通苑文化中心还特地为他举办了“丁一滕作品演出周”,先后上演其自编自导自演的两部作品《窦娥》《伤口消失在茫茫黑夜中》。他的作品以及他所独创的“新程式戏剧”,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业界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新程式”理念融汇中西古今
丁一滕童年时家在北京南城,经常被长辈带着到戏园子看京剧,从小就对中国戏曲艺术有懵懂的喜爱。小学时,他跟随身为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母亲赴美,对戏剧和说唱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到国内上中学,他开始展露才华,参加了不少学校音乐剧、戏剧演出,并作为“戏剧特长生”特招进入北师大,成为北国剧社的台柱子。
大学毕业后,丁一滕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还在孟京辉导演支持下,和另外两位年轻戏剧人成立了“二丁一笑戏剧男团”,创作并主演了一系列作品。他们在乌镇戏剧节演出《女仆》时,丁一滕的激情表演深深打动了时任戏剧节荣誉主席的国际戏剧大师、欧丁剧团创始人尤金尼奥·巴尔巴。巴尔巴称赞道:“你表演中的那种残酷性让我为之震惊,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东西了!”他邀请丁一滕到丹麦学习、工作,丁一滕由此成为欧丁剧团建团以来第一位中国演员,同时开始了在导演创作方面的探索。
欧丁剧团独特的学习工作经历,也让丁一滕从新的角度深刻意识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和宝贵。“欧丁剧团的创作方法,强调融合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巴尔巴先生也带给我戏剧人类学、跨文化的戏剧观点。这些让我吃惊地发现,中国戏曲艺术,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这样去用!”
于是,丁一滕提出了融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的“新程式”戏剧理念,将当代西方戏剧元素与中国戏曲融合,连续创作出了《窦娥》《醉梦诗仙》《伤口消失在茫茫黑夜中》《新西厢》等一系列“新程式”戏剧作品,获得业内外好评。
努力创新探索戏剧民族化
丁一滕带领团队不懈探索和创新,还积极与各个机构合作,尝试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多元创作。他和繁星戏剧村合作了“后浸没式戏剧”《画皮2677》;和鼓楼西戏剧合作了《我是月亮》《我不是潘金莲》;参加了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创作了《O》。目前他正与重庆演艺公司合作,创作他的第一部大剧场喜剧《火锅江湖》。丁一滕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很多智慧。比如外圆内方,欲左先右,都对我的待人处事有很深的影响。”
身为医学博士的丁一滕妈妈原本并不希望儿子从事艺术行业,但丁一滕凭借着多年的执着坚持,以及在舞台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妈妈的认可与支持。他不仅获得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硕博学位,还取得了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演出创作专业硕士学位。
丁一滕已成为当代青年戏剧人当中的佼佼者,也让人看到了新一代艺术家的精神风貌。“我想将中国戏剧带向世界,和大家一起把中国戏剧推向更高的层次。”他表示,“中国戏剧人一直在做戏剧民族化的探索,把戏剧跟我们自己的土壤、文化相结合。我希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世界各国会像排演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争相创排我们中国的经典文本。”
(《北京日报》 2022年10月31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