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手段保存“万人坑”侵华罪证
新华社长春12月12日电 题: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手段保存“万人坑”侵华罪证
新华社记者张博宇、孟含琪、司晓帅
13日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内各地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以各自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和更多在这场侵略战争中无辜死难的同胞。
公祭日来临前,吉林大学的科研人员再次来到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的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对馆内的遇难矿工遗骸进行新一轮的防腐处理工作。
东北地区是日本侵华时期最早沦陷的地区,拥有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分类最完善的日军侵华时期的各类“万人坑”罪证遗址。据初步调查,东北地区有“万人坑”遗存5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
“辽源矿工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矿工墓。日本侵略时期,在这里死难的中国同胞约有8万余人。”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文物管理员刘宏颖说。这里是日本侵略东北、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奴役残害中国劳工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吉林省境内重要的涉日遗存之一。
多年来,为了向参观者展示“万人坑”遗址的原貌,遗址中的遗骸被整理好后采取了直接在遗址中进行展示的方式。但长期暴露在空气当中也为遗骸的保护带来了难题,一些遗骸已经出现虫蛀风化现象。
自2015年开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张全超教授团队为这项保护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7年来,他们多次赴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对全馆197具完整遗骸和20余具零散遗骸进行了法医考古信息采集和遗骸的防腐处理。
“这对于遗骸的长久保存和直观展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法医考古学鉴定得到的信息,也为我们场馆更好地展示这段侵华历史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提供了更多权威的解读。”刘宏颖说。
此外,为了让“万人坑”侵华罪证长久保存,科研人员还采取了保护与研究并行的方式,将法医考古学研究理念应用到辽源矿工墓等“万人坑”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当中。
张全超教授团队在保护“万人坑”内遗骸的同时,通过重要个体DNA样本的采集提取等方式,对遇难遗骸进行创伤、病理、死因分析和综合研究,建立完整的国际化信息数据库。用科学严谨的数据化,将此类历史罪证长久保存下去。
目前,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该团队正不断推动新的技术应用到更多的“万人坑”等历史罪证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当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上海:自12月13日起,全市疫情风险区“清零”,全市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 上海:除特定场所外,不再要求查验“随申码”扫“场所码”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机构可在线开治疗新冠的处方
-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军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 实现增产丰收
- 供需总体平稳 结构转型加速——2022中国经济观察之能源篇
- 只咳嗽发烧算无症状吗?“阳”过一次还会再“阳”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 儿童如何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详解
- 应对奥密克戎 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尤为重要
- 感染者居家治疗期间该怎么做?如何科学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