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焦点访谈丨ICU 生命的守护

发布时间:2023-01-11 17:46:00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近这段时期,在各地各级医院里,各科室联合作战,共同构成了多道防线。这其中,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也就是ICU,就成为抢救新冠重症、危重症患者的重要阵地。那么,ICU是如何运转的?奋战在ICU的医护工作者们是怎样减少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提高治愈率的?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协和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记录下这些生死抢救的时刻。

  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各地很多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陆续集中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处于超负荷的紧张诊治状态。

  和急诊的忙碌相比,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却显得有些平静。不过,在这平静的背后,却是更为严酷的无声的战斗,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

  范先生是河北唐山人,糖尿病患者。2022年12月,他感染了新冠病毒,陷入昏迷,在当地辗转了几家医院,也没有醒过来。12月28日,范先生被送到了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抢救室,然后转到了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治医师 周元凯:“由于基础有糖尿病病史,所以感染新冠之后引起病情急性加重,来的时候很严重,休克和呼吸功能衰竭。”

  像范先生一样,原本患有各种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加重被送入ICU救治。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 隆云:“每个新冠重症病人都是危及生命的状态,严重的呼吸衰竭,呼吸窘迫。还有急诊的,一看就是多器官功能已经衰竭了,优先选择送到ICU。”

  隆云是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从事重症医学已经27年了。从2022年12月中旬ICU开始收治新冠重症患者以来,他就一直坚守在ICU。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 隆云:“ICU就是把医院所有的设备人力都集中起来,抓住一切的时间和资源去抢救病人的生命,给病人创造生的希望。ICU工作服都是绿色的,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有生机。”

  2022年12月以来,ICU一直是满负荷运转。北京协和医院统一部署,其他的病房,比如急诊综合病房、内科综合病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乃至各专科ICU,都在积极收治新冠重症患者。“防重症、防病亡”是这一时期医院的中心任务。

  内科ICU原来主要收治各类内科重症患者,现在,收治的基本都是新冠重症患者。为了加快ICU的病床使用效率,医院还打通了各科室的病房,一旦这些重症病人病情好转,经过评估,就可以转出ICU。病床刚刚腾出来,马上就会有新的重症患者转运进来。新冠感染重症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急性呼吸衰竭,会直接危及生命,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 隆云:“挽救顽固性缺氧新冠患者的生命,可能是我们最困难的一点,因为这些病人缺氧非常严重,肺功能可能只有10%到20%,这种情况我们怎么进行气体交换,怎么维持住生命,这是最困难的一点。”

  5床的患者是位68岁的老人,原本就有肺病,肺功能只有50%,这次又感染了新冠病毒,呼吸衰竭。2022年12月24日,他被转入ICU后,医生迅速给他上了呼吸机,并进行了气管插管,维持呼吸。但几天下来,病情并没有稳定住。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 隆云:“用呼吸机维持不住他的呼吸了,为了保护他的肺,我们在体外给他建立一个膜肺,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MO。我们有一个高速的泵,像离心泵一样的装备,把血抽出来,然后在体外进行膜氧合作用,把氧合好的血再回到病人体内,这样支持他的通气功能不足。”

  在ICU的这些患者,大多是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其他疾病,或基础病,需要医生有更全面的救治能力。给重症患者上生命支持系统,也就是ECMO,相当于一台病床边的手术。上了ECMO之后,这位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 隆云:“一方面治疗新冠,一方面还得治疗基础的疾病,才有机会挽救他的生命,这是这次疾病的一个特点。”

  在ICU,医护人员和新冠病毒每天都在进行着艰苦的拉锯战。他们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和研判,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 隆云:“我们每天有严密的三级查房制度,可能每个病人要讨论很长时间,要查房好几次,把治疗方案尽快确定下来。如果一到疑难情况,我们还组织院内多学科会诊,然后再进行诊断。”

  一位72岁的患者,急性心梗合并新冠感染,病情非常严重。心外科医生来为老人会诊,随后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在ICU的每一位患者,只要病情需要,都会有多个学科的医生们前来会诊,共同救治。这名患者需要尽快去做心脏造影检查。

  推着患者外出到相应科室去做检查,是每个ICU里的一项日常工作。因为重症患者身上连接着各种仪器和管线来维持他们的生命状态,一名患者外出检查,通常需要3到6名医护人员陪同。

  新冠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比一般的重症患者更多更重。医护人员正在给一位患者实施俯卧位治疗,也就是让患者身体趴在床上。新冠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而俯卧位通气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重症患者几乎都没有行动能力,再加上每位患者身上都连着各种治疗仪器和输液泵,所以每次俯卧位治疗都需要大量人力。每天上午,医护人员要为这些重症患者逐一实施俯卧位治疗,几个小时后,他们需要再把这些病人翻回正常体位。

  在ICU里,医护人员要24小时值守在病床旁,随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他们每天还要为患者擦洗身体,换床单,确保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适时地鼓励、安抚患者的情绪。这样繁重的高强度治疗和护理工作,在重症医学科的每个病室里是每天的常态。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 翁利:“为什么ICU大夫最后会变成一个主力?就是因为这些病人需要一个团队的治疗,一个系统化的治疗。”

  翁利一个月前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从12月初开始,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新冠重症患者不断增加,同时,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因为感染而大量减员。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护士长 夏莹:“当时工作量相对比现在要翻最少三倍以上,而且那时候病人也都很重,从医疗上,从护理上,我们要做好自我防护,同时也要保证病人安全,所以每班次下来真的很辛苦。”

  随着医护人员的陆续康复,现在,基本回到了工作岗位。经过精心救治,好消息不断传来。很多患者都脱离了呼吸机、拔掉气管插管,病情逐渐好转。

  刘先生因为消化道疾病合并新冠感染,住进内科ICU,近日情况好转,已经转到了普通病房和家人团聚。71岁的叶兰英老人,基础肺病合并新冠感染,呼吸衰竭,住进了ICU,经过治疗,老人病情明显好转,已转到普通病房。82岁的陈先生,救治成功,转危为安,从内科ICU转到了普通病房。一位83岁的老人,顺利拔掉了气管插管,即将转到普通病房。经过8天救治,河北唐山来的范先生病情好转,各项指标稳定,达到了转出ICU的标准。

  据统计,从2022年12月初截至2023年1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ICU和内科ICU累计收治了80位新冠重症患者,累计治愈转出39人。

  看似平静的ICU,其实是更为紧张的战场,因为它是生与死的激烈交锋。这里的救治和护理工作是24小时不舍昼夜、365天全年无休。我们看到,医护人员的努力和付出,正换来更多危重症患者的新生。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会根据每个地方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统筹调配全国重症医疗资源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我们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转危为安。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